名嘴撕裂臺灣 島內媒體助長反智的民粹
臺灣《中國時報》5日發表社論指出,2月28日當天臺灣一場慈湖潑漆事件,讓臺灣努力數十年的族群和解幾乎摧毀殆盡;一場軍人“年金改革”抗爭的意外,不僅升高社會對立,更讓“年改”的推動時程出現變數。令人遺憾的不僅是相關議題失焦,看看電視名嘴對潑漆現行犯的讚揚、對抗爭重傷者的揶揄、社群媒體的加料渲染,分裂的臺灣恐怕難以彌合!
社論指出,臺當局執政高層面對社會衝突事件卻不發一語,連應酬式的話語都不願說。一個老把謙卑、溝通、對話挂在嘴上的蔡當局府,怎麼弄到這般局面?“二二八事件”的和解從李登輝開始到今天,20多年了,難道是要重新再撕裂嗎?年金制度究竟該不該改?當然該改,但改革前應讓不同世代間能夠彼此將心比心取得諒解,這種族群與世代的和解與對話,本就是主政者無從回避的責任,而當下臺灣最不幸的是,這些議題的話語權全給媒體名嘴所壟斷!
今天臺灣諸多議題爭議,從年金改革、“一例一休”、日本核食品進口、重啟核電、美豬進口等議題,沒有一樁是簡單的是非題,全都是利弊取捨的選擇題,沒有一個議題擁有“完美方案”,每一個選擇都附帶著“代價”。正好像選擇核電還是火力發電,就必須在“核災恐懼”與“空污恐懼”之間做選擇,乃至在“核廢料”與“碳排放”之間做取捨一樣,這樣的選擇本來就不容易,如果再扯上利益分配與政黨立場,就更難處理了。這本就是當代全球所有國家主政者的功課,也是展現領導人政治智慧的關鍵,只是當下的臺灣,幾乎所有議題全都被激化為二元對立的對抗。
社論又指出,議題走上“二元對抗”,就很難有理性的思辨空間,全憑電視名嘴煽動“激情指數”、“立法院”強勢表決與街頭“浴血抗爭”定高下,“改革”就成為“鬥爭”,良法美意成了倒行逆施,當年馬英九為此灰頭土臉,如今的蔡英文不僅全套複製,甚至處境還更為慘烈,連春節發紅包都宛如大軍壓境,層層保護怕出意外,何以致此?因素當然很多,除了臺灣朝野政黨難辭其咎外,在這裡必須坦然指出臺灣的媒體,特別是媒體名嘴,必須承擔很大的責任。
社論表示,只有媒體才能在政黨之外,跳開特定立場的係絆,為政策方案的取向提供討論的空間,不幸的是,在當下臺灣的媒體,不僅沒有扮演好這個功能,反而成了擴大分歧、激化對立的平臺,幾乎所有公共議題經過媒體乃至名嘴的加工渲染,都成了“非黑即白”的是非題,成了“非藍即綠”的選邊站,沒有如何讓政策規劃更合理的討論,只有“你究竟站哪一邊”的表態,最終媒體成了社會對立激化的助燃劑。
當然,這種現象不是今天才出現,它已存在臺灣十數年,成為政治社會生態的一部分,論者的反省不是沒有,但從來沒有真正改善過,甚至是愈演愈烈。真正可怕的是,它在今天的臺灣已成了一個惡性迴圈的漩渦,任何爭議性的議題出現,甚至政黨標簽尚未明顯之際,媒體名嘴就已經先劃開了戰線,以事先挑選過的片面資訊與觀點,搭配動機論與陰謀論的渲染,以近乎戲劇性的誇張修辭,形成藍綠各異的論述,經過時間的推移,再逐漸形成藍綠兩組收視族群,然後再為滿足這兩組族群的需求,持續複製這種對立。講直白一些,如果藍綠政客是臺灣亂源之一,這批立場先行的名嘴們,又何嘗不是亂源呢?
社論又表示,細數臺灣當前所陷入的諸般危機,媒體名嘴所享有的超比例話語權絕對是重要的一環,他們狀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所有政策內容,實際上只是照著腳本唸經,而所有議題經過他們“過度批判”的渲染,就完全喪失了迴旋的空間,反倒是所有持平的學者專家全都被邊緣化,名嘴因而佔據了論述的中心,人們寧信名嘴不信專家學者,影響所及,所有爭議性的公共議題無一不走向激化的對抗,而最可怕的是,這種反智的民粹趨勢正在一步步侵蝕臺灣的生命力與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