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七成島內青年願為臺灣而戰?臺媒稱背離真實民意

2018年04月23日 07:34: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斯儉日前引用政治大學選研中心一項民調數據,指“高達7成臺灣青年願為臺灣而戰”的說法,又一次受到媒體廣泛引述。臺灣《中國時報》21日社論指出,徐斯儉有一定的學術地位,政大選研中心民調也享有崇高的專業聲望,不過這項結論不但背離民眾普遍的感受,也與其他相似調查結果完全不同,誰是誰非值得探究。

  社論中表示,對比同一時期同一調查執行機構的類似民調,就可以發現疑點。由美國杜克大學委託政大選研中心所做的“臺灣安全調查”也問到類似問題,結果卻與徐斯儉的說法完全相反。當問及“臺獨”會引發大陸“武統”時,高達5成以上民眾包括青年在內,承認會因而表達反對“臺獨”;問及兩岸發生戰爭時,更有高達6成以上全年齡層選擇逆來順受或者投降逃跑,其中,選擇投降逃跑的39歲以下青年人比例最高,達到3成以上,遠高於40歲以上群體,表示願意反抗的,只有1成左右。

  這兩項調查都由政大選研中心執行,應可排除容易造成民調數據差異的機構效應現象。進一步探究可以發現“魔鬼藏在細節中”,徐斯儉所披露的調查結果,證實了民調常見的“誘導現象”。若問卷只是原則性詢問受訪者的價值選擇,如“是否願為臺灣而戰”,面對政治正確的壓力,鮮少人會做出否定的回答,一旦詢問稍微趨近現實的問題,都會導向完全不同的結果。

  社論指出,事實上,即便1成民眾願意反抗,恐怕也不夠真實。很多臺灣民眾潛意識中,深信一旦臺海爆發戰事,美國會“出手相救”,也正是以此為前提,才有反抗的動力。可以看出,這項民調達成渲染“美軍助臺”、臺灣民眾反抗意志高昂的宣傳效果,其實是利用民調技巧製造民意,對內說服臺灣民眾相信反抗會有“外力”支援,對外則想讓美國相信,臺灣反抗意志高張,“值得美軍救援”。

  判斷民調數據是否可信,除了考慮機構效應、深究問卷設計外,還需要“旁徵博引”,才能正確掌握社會脈動。杜克大學的調查還有另外一項結果特別值得關注,就是問及兩岸經貿問題時,高達6成民眾支援進一步加強,其中29歲以下青年的比重更是達到7成。另外,也有接近7成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經濟也將受到衝擊。

  社論認為,臺灣民眾的真實意願已經表達得十分清晰,那就是臺灣人並不希望看到戰爭,更不願意被綁上“臺獨”戰車,為了避免戰爭,絕大多數臺灣人會因此反對“臺獨”。另一方面,臺灣人民更希望看到兩岸經貿交流的加強,並希望透過兩岸交流來實現臺灣經濟的發展。這些都是蔡當局未能實現的目標,甚至也與整個綠營兩岸議題取向完全相反。在這種情況下,蔡當局的兩岸政策支援度屢屢跌破5成,也就順理成章。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