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踏上了錯路,為何不回頭
蔡英文在“雙十演說”的結尾中提到了三個不走回頭路:年金改革不能走回頭路、非核家園也不能走回頭路、轉型正義更不能走回頭路。對此,“大華網路報”發表評論說,這些話說得好像正氣凜然,意志堅決,實際上卻讓我們看到了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剛愎自用,也反映了他們與民意的距離是如此的遙遠。
其實民眾並沒有要求他們走回頭路,年金改革的確是應該做,非核家園的理想也值得追求,轉型正義也是臺灣民主要再進一步成長的轉捩點,但蔡英文與民進黨卻走上了錯路。換言之,民進黨的這三條錯路,都無法達到年金改革、非核家園與轉型正義的目標,既然踏上了錯路,那為什麼不能回頭呢?
“改革”這兩個字已經被濫用,任何政策好像只要加了改革兩個字,就取得了免檢的通行證。我們認為,改革不僅應該愈改愈好,讓未來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更讓臺灣愈來愈團結,但蔡英文所提的三大改革無一符合改革應有的意涵。
年金改革應該做,但民進黨的年金改革只是拿財政負擔以及未來世代做藉口,並且在改革的過程中,把軍公教污名化,甚至指公務人員的退休保障根本就是不正義。因此,民進黨當局的年金改革就像一把大刀一樣,砍掉了島內軍公教的尊嚴,砍傷了軍公教的向心力,也砍碎了軍公教的積極性,傷害豈是民進黨口中節省下的錢所可彌補。
其次,非核家園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必須考慮臺灣的客觀條件。臺灣是海島,本身沒有能源,民進黨要廢核,日本福島的核災也是他們的藉口,但日本已經開始恢復核電建設,就是因為考慮到其本身的客觀條件,根本無法實現廢核的目標。
在核能問題上,民進黨已經將其上綱到道德層次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神主牌的地位。然而,能源問題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科學問題。綠能發電、煤碳發電、天然氣發電、水力發電以及核能發電,如何配比,如何逐步減少核電,都應該經過實事求是的科學規劃,而不是根據神主牌來決定。許多專家都已指出,民進黨的廢核政策不切實際,不僅未來能否穩定供電充滿不確定性,火力發電也必然造成空氣污染。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開始,工商界就已多次表達憂慮,但蔡英文與民進黨對這些建言與憂慮皆充耳不聞,蔡英文更強調不走回頭路。
至於轉型正義,蔡英文自己言行不一,一方面強調轉型正義是為了和解,另一方面卻又任命張天欽,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變成了用來打擊異己的“東廠”。臺灣在民主化的道路上已走了三十餘年,其間也做了不少轉型正義的工作,但沒有打著轉型正義的名號,也沒有拿來做為鬥爭的工具。即使轉型正義的工作尚未完成,但只要能夠守著和解的信念,轉型正義的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與支援,然而張天欽的“東廠說”戳破了這個假像,也使得轉型正義變成了被嘲笑的對象。
年金改革,蔡英文走上了打擊軍公教以及分裂社會的錯路;非核家園,蔡英文走上了不顧現實的躁進錯路;轉型正義,蔡英文走上了破壞和解的錯路。既然踏上了錯路,何不勇敢回頭?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