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華】臺灣自經區是成為自由貿易島最佳策略

2019年05月16日 08:33:00來源:台灣網

  近日來島內政黨對於建設“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簡稱「自經區」)吵得沸沸颺颺。在野的國民黨縣市長提出要建設“自經區”來振興臺灣經濟。而執政的民進黨卻認為臺灣已是“自由貿易島”,所有鬆綁與拼經濟法令適用全臺灣,如果再劃一個“自經區”並不公平。

  15日,“大華網路報”發表臺灣標竿企業促進會理事長鄧岱賢的一篇文章說,不論是國民黨欲推動的“自經”,或是民進黨所言的“自由貿易島”,其實理念是一致的,都認為臺灣在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的外在大環境下,必須走自由化、國際化的經濟路線,才能為臺灣未來發展尋找出最佳出路。所以,建設“自經區”或“自由貿易島”都是在走自由化、國際化的路線。

  然而,目前民進黨所言的“自由貿易島”,其實還差中國大陸這個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才能真正實現,如果臺灣能拋開兩岸意識型態的政治爭議,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臺灣才能真正成為“自由貿易島”。而“自經區”正是為了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而設,是真正落實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的最佳策略。

  眾所皆知,臺灣自從2002年1月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依照入會承諾,會給予所有WTO會員優惠待遇,卻因政治因素,未給同是WTO會員的中國大陸相同待遇,且多所限制,形成臺灣在推動“自由貿易島”的缺憾。

  舉例而言,臺灣禁止中國大陸1400余項工業產品及830多項農業產品的進口,不但違反WTO的精神與原則,也形成兩岸不公平的貿易狀態,同時臺灣也限制中國大陸的資金、人員與技術來臺,影響雙方正常的經貿往來。

  過去在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期間,曾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來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開放中國大陸工農產品的進口,使得臺灣企業能善用中國大陸價廉物美的產品,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助力,並真正建設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可惜這項計劃受到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反對而無法付諸實施。

  臺灣若想成為真正“自由貿易島”,就應遵守WTO的規定,開放中國大陸工農產品進口,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完成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的最後一塊拼圖,不要因為政治意識型態而對中國大陸有特殊待遇,此舉不但傷害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也限制了兩岸經貿往來與臺灣經濟發展。

  民進黨執政三年了,依然管制中國大陸工農產品的進口,且管制愈來愈多、愈來愈嚴,更不可能全面對中國大陸工農產品解禁,在此情況下,臺灣若建“自經區”,在區內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不但可為臺灣推動“自由貿易島”加分,也可為臺灣經濟注入來自中國大陸的源頭活水。

  自從1987年11月2日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雙方人員往來、貿易與臺商赴大陸投資愈來愈多,目前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與第一大進口地區,同時也是臺商對外投資與民眾外出旅遊最多的所在,兩岸經貿往來是互利共贏的,不應該有特殊限制。

  況且臺灣實施經貿自由化多年,國際化經驗豐富,絕對有能力、也有足夠的實力,因應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所帶來的各項挑戰,而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絕對有助於提升雙方的經貿往來,讓兩岸有更寬廣的合作空間,如此絕對有助於改善兩岸關係。

  總而言之,臺灣確實需要建立“自經區”來實現“自由貿易島”,讓兩岸經貿持續為臺灣經濟成長注入動能,讓臺灣企業能善用中國大陸的各項資源而成為企業成長茁壯的源泉,希望“自經區”能儘快付諸實施,則建設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的願景就在眼前。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