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強:疫情讓世界局勢動蕩不明 臺灣風險不可測
羅志強資料圖。圖片來源:網路
香港中評網4月16日報道、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接受採訪表示,中美和臺海局勢在這幾年變化很多,美國在臺海的優先價值從和平轉為“有限衝突”,而蔡英文選擇走“抗中”路線,再搭配臺灣社會氛圍煽起的“仇中”交互運用獲得高支援,“臺灣社會在語匯競逐上,不是只有反對就可以,還必須進到仇恨式語言”,這使得臺灣被綁進一個不可測的風險,主張和平的國民黨也開始背負“舔共”標簽。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羅智強分析中美軍力在臺海的抗衡時指出,新冠肺炎對全世界局勢的衝擊是動蕩不安,美國航母官兵出現確診,已看到軍力開始受影響的端倪,但誰都沒把握是否就這樣終止了,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或許其他各國也都有類似問題。
1970年生的羅智強,花蓮縣大陳一村出生,祖籍浙江大陳島,臺灣政治大學法學碩士,在馬英九執政時期曾歷任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等職,被視為“馬家軍”的一員。2018年投入臺北市議員選舉,以新人之姿拿下全市第一高票(40391票),擁有百萬粉絲的羅智強也是國民黨內少數不畏綠營網軍的政治人物,今年1月也宣佈臉譜網達百萬目標,將角逐2022台北市長。日前也從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手上接下“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一職。
羅智強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和臺灣地區局勢在這幾年有很多變化,也使得臺灣處境變得更加困難。
羅智強說,臺灣在馬英九執政時,美國與中國大陸雖有競爭,但合作面向大於衝突面向,美國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執政的時期,對臺海的上位原則是和平、不喜歡臺灣變成“麻煩製造者”,當陳水扁執政後期成為麻煩製造者,美國非常不滿。因此馬執政8年,美國很安心馬英九的“和平派”執政路線。
可是現在中美角力加劇,經濟、貿易、科技、甚至局部軍事演習式的對抗緊張都在相互角力,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臺海的上位架構已不是過去的和平基調,而是變成“有限衝突”,臺灣“親美和中”已不能滿足美國當前國策需要,而是要臺灣全面倒向美國、作為與中國大陸對抗的前沿,以讓美國在貿易、科技等過程中有更多運用空間。
羅智強分析,蔡英文的作為顯然已經完全選邊站,走“抗中”路線,再搭配臺灣社會氛圍煽起的“仇中”交互運用,蔡的“抗中”就變成主調、獲得更多支援,所以臺灣社會基本上已是“仇中”社會、支援“抗中”的臺當局,臺灣也被綁進一個不可測的風險。他被問到兩岸會否發生戰爭,馬執政時他的答案是“絕對不會”,蔡英文2016剛上臺時,兩岸開始有所衝突,他的答案是“應該不會”,現在蔡英文連任,他的答案已經是“希望不會”。
羅智強認為,臺灣社會已經變成二分社會,因此也讓國民黨進入一個非常困難的局面,因為國民黨意識形態、上位的價值是和平,但守著和平就開始背負所謂的“舔共”標簽,在諸多兩岸議題上,若國民黨沒有站出來用非常難聽的話罵大陸就不及格,“在語匯競逐上,不是只有反對就可以,還必須進到仇恨式語言”,但國民黨過不去那個地方,因為臺灣需要主張和平的聲音與力量。
羅智強舉例說,類似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操作下,輿論空間已不是鷹派與鴿派的區別,而是超級鷹派與鷹派的區別,若沒有達到超級鷹派、極端意識形態框架,都會被認為不夠忠誠,臺灣被往極端意見拉的時候,就失去很多煞車閥,兩岸之間就走進很深的對撞危機,臺灣承受得住這樣的危機嗎?美國一旦把臺灣壓迫到衝突太前沿時,他要問美國會不會被捲進來?美國若被捲進兩岸衝突,各种經濟、軍事等層面美國都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羅智強表示,民進黨正是在賭“大陸最後不會動手”,只是萬一民進黨賭錯了,全臺灣民眾都要付出代價。
美國部署在太平洋的4艘航母,都已陸續傳出確診新冠肺炎案例,美國軍力未來還有能力在臺海與中國大陸軍力競逐嗎?羅智強指出,這就是變數,三個月前對國際與兩岸局勢的推演都可以完全作廢了,美國現在的軍力與三個月前沒有新冠肺炎的推演是完全不一樣,中美之間的軍力因新冠肺炎產生什麼影響,現在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而美國航母官兵出現確診,戰力受到影響只是開始而已,誰都沒把握是否就這樣終止了,或許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問題,新冠肺炎顛覆性的影響,讓全世界的局勢動蕩不明。(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