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代表美國政府以極其嚴厲的字眼批評臺當局搞“入聯公投”。據臺灣媒體報道,作為對臺灣的懲戒,美國官方停止了一切與臺當局高層的溝通。
但美國國防部9月13日卻宣佈,將出售臺灣12架P-3C反潛機和144枚標準-2型導彈。兩件事情幾乎同時發生,使人們開始對美國前後矛盾的對臺政策提出質疑。
美國將向臺灣出售的P-3C反潛機
購美反潛機前後拖10年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此次的兩項軍售總價達22.3億美元。執行美國對臺軍售作業的國防安全合作署,日前已將此案送交美國國會審查,只要國會同意後即可執行。
其實早在1997年,臺灣“國防部”為了更換老舊的S2-T反潛偵察機,就向美國提出了購買12架P-3C獵戶座反潛飛機的計劃。由於P-3C的性能卓越,美國比較謹慎,直到2001年,美方才正式批准向臺灣出售P-3C反潛飛機。
不過,臺灣要想得到P-3C反潛飛機也不那麼容易。美國軍火商借著“臺獨”分裂勢力急於購買軍火“以武拒統”的心理,來了個“獅子大張口”:他們以“已停止生產P-3C飛機”為藉口,聲稱如果重開生產線,成本要比原來大大提高,每架P-3C飛機至少開價3億美元!
這一天價把臺當局嚇住了。臺灣不少“立法委員”憤而指出,如果臺灣以此價格買下P-3C,簡直就是當“冤大頭”。不過,臺當局儘管難以接受,但也不敢一口回絕美方。
後來,臺灣“國防部”出臺了一個折衷方案:以便宜一些的價格向美軍租借12架現役的P-3C反潛飛機。不過,美方對這種討價還價的做法不屑一顧,結果,這項計劃就此擱了下來。之後,曾傳出臺灣轉而購買相對便宜的P-3B系列以及C—27J偵察機的消息,臺灣海軍甚至還曾于2002年,興師動眾地派出幾十人的考察團前往美國存放F-16等戰機的亞利桑納州航太維修及翻新中心,選看封存的P-3B。
不過,巧合的是,美軍在2003年攻打伊拉克行動結束後,決定淘汰大批P-3C,於是同意將原批准售臺的12架P-3B,改為P-3C,每架價格約為1.63億美元。
據了解,這12架已封存一段時間的反潛機,在雙方都同意後將啟封整修,並配置新的T-56渦輪引擎、電腦終端設備以及行動操作指揮中心,並協助臺灣整合情報監控系統。
美臺軍火交易達60項
多年來,臺美軍購一直是支援臺灣當局“以武拒統”的重要砝碼。據臺灣軍事雜誌《尖端科技》透露,從1996開始至今,臺灣與美國達成了60多起軍火交易,其中包括M-60A3主戰坦克300輛、AH-1W先進武裝直升機21架、CH-47直升機9架、魚叉導彈249枚、AIM-120C先進中程空空導彈200枚、“安克拉治”級登陸艦1艘、E-2T預警機2架、“愛國者”2型導彈系統3套以及“基德”級驅逐艦4艘等先進武器。
而2004年以來,美國更是突破臺美軍購“紅線”,答應出售曾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建功的AGM-88HARM(高速反輻射導彈)給臺灣。此外,美國還幫助臺軍對其原先裝備的F-16、“經國號”戰機進行了更新換代和技術提升,再加上早先臺軍裝備的“小牛”導彈,使臺軍具備了攻擊大陸內陸重要戰略目標的能力。
2005年6月23日,美國國防部又宣佈,雷聲公司將履行為臺灣提供“鋪路爪”遠端預警雷達的合同,總價高達7.52億美元,這又使臺軍遠端預警範圍達到了3000公里以上,增加了7分鐘的預警時間。當年年底,臺軍夢寐以求的“基德級”驅逐艦正式抵臺服役。
2007年,美國再度向臺灣出售具有攻擊性能的218枚射程為105公里的AIM-120C中程空對空導彈,以及235枚射程為27公里的AGM-65短程空對地“小牛”導彈。此外,愛國者3型導彈、常規潛艇、阿帕奇直升機等攻擊性武器,都已拿到了臺美軍購的談判桌上。
長期以來,臺灣當局如此瘋狂地在全球範圍內購買軍火,給臺灣民眾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臺灣前“海軍總司令”、現任“立委”顧崇廉就認為,民進黨當局只會抱美國人的大腿,使臺灣變成了“美國人的廢品收購站”。(特約記者 李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