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或為艦艇裝鐳射武器對付美國軍艦

時間:2010-06-07 13:51   來源:東方網

  香港亞洲時報4日發表文章文章稱,繼中日艦船在東中國海出現一系列摩擦後,兩國領導人便決定開展合作,這或許很快便會使東中國海恢復平靜。今年5月底,即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辭職之前,他同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了會談,據信兩方已經設立了一條熱線及框架,以便在海上衝突演變成危機之前將其解決。


  與此同時,美中“海上意外協議”(INCSEA)也慢慢具體化。在缺乏這種行為準則的情況下,任何小事故都有迅速升級為全面對抗並損害東亞沿海國家利益的危險。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協會亞太研究資深顧問、美國海軍已退休少將艾立克·麥克瓦登(Eric McVadon)表示:“能夠預防衝突且避免事件升級的協議或安排,是必要且恰當的。中國想要停止美國在中國附近收集情報的行動,而美國則想繼續進行情報收集,這樣在可能發生的對臺衝突中,華盛頓政府才能迅速且有效地採取措施。”


  不過,由於中美之間至今從未出現正面敵對情況,因此外界認為對於雙方而言,“海上意外協議”都是不恰當甚至具有危險性的。事實上,由於美國繼續使用高度精密、技術先進的艦船及飛機,並將其部署那些不受歡迎區域(如中國海南島新核動力航母基地附近)以調查中國情況的舉動,已逐漸惹怒了中國軍官。顯然,美國海軍忽視了這個事實——中國想要停止本國附近所有美國艦船及巡航機收集情報的舉動。


  文章稱,中國將黃海、東中國海、南中國海視為戰略利益的核心。在這一點上,達頓稱:“美國的監視行動使其有助於其更好的了解中國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亞太海上存在的轉變。而且,這種行動也有助於美國海軍更好的了解可對其海上行動產生影響的海域的特性。中國戰略計劃者認為美國這兩個目標都有損中國利益,因此他們反對美國的行動。”


  達頓說:“這進而有使政府支援耗資建設更強大的海軍的政策,而非其他社會關注問題。可能,作為一種‘軟實力’的運用,中國還希望使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民眾對美海軍存在感到憤慨。”事實上,中國並未能做到這一點。2010年中越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就反映了這一現實。雖然越南可能不會把手伸美國,但其很明顯對中國的行動表示不滿。對此,達頓表示:“這意味著中國的政策和戰略出現了不匹配的情況。如果中國海軍在該地區行動時採用更加合作的姿態,並減少對抗,那麼中國就有可能獲得海上影響力,而非失去它。”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係副教授勞爾·佩德羅索稱,在中美海上事務安全磋商機制(MMCA)下的磋商並無多大成果。雖然該機制為管理中美兩國海中與空中意外相遇事件提供了大量的討論機會,但中國沒能利用它確定或討論海上意外相遇事件發生時可應用的、適當的安全措施及程式。

 

  文章稱,中國曾只注重國家安全利益,但現在卻並非如此。對此,佩德羅索稱:“當發現這一論點並未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時,中國于2002年改變了策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儘管其並未完全放棄國家安全的論點,但中國仍宣稱軍事測量(水文測量與軍事監視活動)等同於海上科研,因此能應該得到沿海國家的同意。以此為由,解放軍海軍鞏固了其在海上行動的合法性。”


  在2009年,中國商業捕魚船和貨輪曾把在南中國海作業的美國船隻驅逐。而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並非完全不可預料。在提及利用國際法從道德方面向對敵發動攻擊的時候,佩德羅索表示,目前中國正試圖在商船,更好是漁船,與美國特殊任務艦船間製造事故,這是其法律戰的一部分,意在支援其有關美軍活動干涉中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的合法權利的論點。


  文章稱,看起來中國很快就會部署一些配備有鐳射武器的艦艇、監視飛機或直升機,來對付美國的直升機和軍艦。華盛頓海軍歷史基金會的戴維·溫克勒表示:“上世紀80年代,美國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蘇聯利用鐳射武器對付美國飛機。美蘇1989年簽署的《防止危險軍事活動協議》中就提到過這個問題。”不過,美中兩國並沒有在相關談判中提到過對直升機或其他類型的飛機使用鐳射武器的問題。


  對於這種可能性,達頓稱:“利用鐳射武器暫時使飛行員失明或眩暈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除非在自衛中有絕對需要,這種行為都可能會被視為不當攻擊。據信蘇聯曾在上世紀80年代對幾名美國飛行員使用過這種武器,當時這種行為遭到了譴責,現在這種行為同樣應該受到譴責。”


  最後,文章稱,中美兩國無力解決雙方的海上分歧,這對未來雙方在太空等領域的互動而言不是個好兆頭。這種情況的確令人不安。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