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前夕,一條令國民矚目、軍人振奮的消息見諸報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宣佈,中國目前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改造,用於科研和訓練。
擁有航母,是中國人的夢想,中國海軍的世紀情結。正在改造中的航母,出生於前蘇聯,即便改造到位,也不能算是完全的“中國造”。然而,正是這樣的改造,極大地縮短了中國航母圓夢的距離;既然即將啟動航母上的科研和訓練,那麼,擁有具備實際戰力的航母也將為期不遠。
航母造價極高,但對擁有1.8萬多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海洋國土的中國來說,它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無論是抵禦侵略,還是捍衛海洋國土、維護海洋權益,是否擁有航母,格局大不一樣,心態大不一樣,實際效果也勢必大不一樣。
唯武器論不好,但也不能不要武器;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不是武器,而前提是雙方武器配備的相對平衡。正義的赤手空拳,也難以戰勝邪惡的飛機大炮。否則,在抗戰時期,我們也用不著一手緊握落後的“漢陽造”,一手還要接受美援的先進武器。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曾莊嚴宣誓,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人民海軍。沒有航母的海軍,不能算是強大的海軍,而只能是“拼刺刀”的海軍。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遭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達470余次。當今中國,雖無法斷定是否還會遭遇侵略,是否面臨戰爭危險,但經常面對航母威懾,經常因為海軍鞭長莫及而處不利之境,卻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新中國成立後的海軍,雖有一定發展,但艦船落後,性能不佳,戰力有限;官兵的文化素質偏低,專業人員相對不足,使艦船的技術支撐明顯乏力。50年代及以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海軍裝備的不少是從國民黨手中接收過來的老式艦艇,與日本、臺灣相比,艦船總噸位略勝一籌,但性能、戰力的先進性卻有不小差距。這樣的海軍履行捍衛海防的使命,往往勉為其難,只能以勇敢頑強的精神信念,彌補裝備技術的落後。
功歸綜合國力的增強,為海軍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一支現代化的人民海軍正在成為現實。不僅不斷有先進的艦船裝備部隊,而且海軍各類人才的現代化,也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海軍編隊多次遠洋出訪、執行護航任務,衛星、導彈、深潛以及航母艦群所需的整合技術,已躍至世界先進行列。所有這些表明,中國擁有航母不再是夢想,而將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實,標誌海軍全面進步的里程碑。
專家判斷,本世紀內航母仍是“海上霸主”。這使我想起《君主論》中的一句話:“當除了拿起武器就毫無生存希望之時,武器是神聖的。”就像發展核武器一樣,中國發展航母不是為了與航母大國血拼,而是實現威懾平衡的需要。你有我也有,你在我家門口遊弋示威時,就不能不有所顧忌;那些叫囂“用武力解決”海洋權益爭端的國家,也不會底氣十足。
作為一名老兵,我為中國海軍的進步而欣慰。作為普通國民,我們期待中國第一艘航母健康誕生,並賜名“中華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