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意欲何為

時間:2011-10-18 11:2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日本三菱重工公司自行研製的F2戰鬥機。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道,繼菅直人之後,日本新任首相野田佳彥再次謀求放寬禁止所有武器和關聯技術出口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政府為何對此鍥而不捨?是否別有他意?

  再度闖關

  日本共同社稱民主黨防衛部門會議日前要求政府儘快開始探討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而根據《讀賣新聞》報道,野田佳彥首相亦有相同打算,並將就此事在11月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上向美國總統奧巴馬作出說明。

  “武器出口三原則”始於1967年,指日本不得向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國決議禁止的國家、衝突當事國出口武器。1976年該原則適用範圍擴大,事實上全面禁止了日本武器出口與研發合作。

  2010年,借制訂新《防衛計劃大綱》之機,菅直人政府曾試圖對“三原則”作出修改,最終因社會民主黨反對而被迫中止。野田佳彥政府的此次嘗試,更重視尋求各黨派支援。自民黨前政調會長石破茂業已表示,如果相關法案提交國會,自民黨將積極配合使之成為法律。

  另有他意

  對於修改原因,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表示,受現行“武器出口三原則”影響,日本難以參與下一代戰機等國際武器的共同開發和生產項目,軍工業日趨落後。若能取消相關限制,不僅有助於日本與第三國共用尖端技術、研發投入,還將使其通過武器出口獲得鉅額收入用以國防。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的欲求並不僅止於此。二戰結束,日本無奈接受“和平憲法”,軍力及對外軍事行動受到嚴格限制。此後,通過打“擦邊球”,實現“軍事正常化”即在客觀上成為其安全政策之目標。共同社指出,日本近年來即借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國際合作,令“專守防衛”政策日益空洞化。

  “武器出口三原則”依據“和平憲法”而定,卻又並非法律,解禁阻力較小。對其作出修改將推動“軍事正常化”進程,同時為進一步解縛“探路”,一舉兩得。

  引發憂慮

  日本軍事工業寓軍於民,潛力巨大,只因日本國防費用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內需較小,出口無門,以致生存空間受限。如開通外銷渠道,其必將迅速發展。有研究機構預測,開放武器出口將使日本控制世界艦艇市場的60%,軍用電子市場的40%,航太市場的25%-30%。

  然而日本軍事工業興起,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而言,恐非好事。日本同周邊國家之間領土、歷史糾紛不斷,難獲信任。《朝日新聞》指出,日本大力整軍經武,將會引起地區軍備競賽和摩擦加劇。

  與此同時,世人擔憂,日本放棄“武器出口三原則”後,是否亦將放棄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則”?2010年,首相府安保顧問小組便曾建議政府對“非核三原則”進行重審。

  2010年12月,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的仙谷由人曾表示,“武器出口三原則”是基於“避免助長國際紛爭”這一和平國家基本理念的原則,政府將對此予以堅持。如今日本反其道而行,後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