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兩岸文化交流意義深遠

時間:2010-09-10 09:37   來源:台灣網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任敬飛在華廣網刊文表示,今天的兩岸文化交流有了更高的使命——文化精神與價值的交流。他並認為,兩岸文化交流雖不及物質交流的快捷,但卻是意義深遠的。

  

  全文摘要如下:

  

  9月2日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一行剛剛到達臺灣,就引起了兩岸和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蔡武同團訪台的有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李敬澤、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等。以這樣的規格赴臺進行文化交流,凸顯出當前大陸對於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視,所以有媒體評論,蔡武的臺灣之行正在掀起一股"超強的文化旋風"。

  

  9月6日蔡武在臺北接受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時談及了兩岸的文化,他認為因為不同的環境,兩岸文化形成各自特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相容並蓄。兩岸以中華文化為本體,廣泛吸收各國、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多元一體、有豐富特色的文化,這是令人高興和彌足珍貴的。

  兩岸關係自2008年獲得改善以來,文化一直是討論得較多的議題,而即便是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中,兩岸在形式意義上的文化交流也一直存在,例如歌仔戲表演團體之間的相互訪問以及關於某個姓氏文化的研討會。但是那時候的文化交流僅僅停留在表面,當時並不具備文化精神與價值層面探討的條件。因此,可以說民進黨執政的八年不僅是兩岸在政治上相當隔絕的八年,也是兩岸民眾由於深層次文化交流的匱乏而在心靈上相當疏遠的八年。

  如今兩岸關係所獲得的改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在物質層面將兩岸的關係拉得更近,也為更為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創造了條件。因此,今天的兩岸文化交流就有了更高的使命——文化精神與價值的交流。

  薩繆爾·亨廷頓曾利用生命的最後時光為美國人留下了“我們是誰?”的疑問,其實文化的思考與探索就是在回答這樣的問題。兩岸間雖不存在"我們是誰"這個問號,卻擺著“如何追求兩岸中國人的幸福”的考題,而何為“兩岸中國人的幸福”以及“如何追求”就關係到兩岸間文化精神與價值的深層次交流。這樣的文化交流雖不及物質交流的快捷,但卻是意義深遠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