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許信良的突然參選,出線的機會並不大,許信良說的話對不對,民眾也可以自行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許信良透過黨內初選,蔡英文和蘇貞昌都必須面對他的提問,向民眾作出回答。更重要的是,在蔡、蘇打迷糊仗下,許多人或許疏忽了這些問題,經許信良提醒,大家明白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蔡與蘇就不能再打迷糊仗,儘是說些“夢話”給大家聽。
全文摘編如下:
呂秀蓮退出民進黨“總統”初選,形成蔡英文、蘇貞昌之爭,不料初選登記前夕,“殺出程咬金”許信良。許信良說,五百萬元登記保證金是借來的,並自知勝出機會不大,但提出許多問題,要求蔡、蘇講清楚,不能含糊矇混。
許信良提出的問題,都和兩岸關係有關。在經濟方面,許信良認為臺灣經濟成長的最有效對策,就是對陸資、陸客、陸生大量開放。在政策方面,許信良主張“大膽西進”,相信“包括大陸人口在內的華人世界,是臺灣的資產而不是臺灣的負債。”
凡此問題,許信良反詰的對像是蔡、蘇,應也包含民進黨人。因為反詰對象若是國民黨的參選人,得先在民進黨初選出線,而他自知希望渺茫,所以反詰對像是很清楚的;亦即,想爭逐“大位”的民進黨人,在四場電視政見會上,就得回答他的問題。透過電視轉播及媒體報道,許信良所提問題的答案如何?亦當為多數人民所要知道的。
“寓問題于主張”,許信良切中蔡、蘇和民進黨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說法是謬誤的,甚至為了選票考量,刻意編造假訊息,如宣稱ECFA簽署後,工人會找不到工作,農產品會失去市場,但事實並非如此。又如一再擴大“對臺武力威脅”,借機炒作民粹,並污衊馬英九兩岸政策,在“反中”口號下累積政治資源。
做為民進黨元老,許信良曾任第五、七屆黨主席,1999年5月發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退黨宣言,投入2000年“總統大選”落敗,2008年重新加入民進黨。許信良這次明知不可為的參加黨內“總統”初選,宣言題目“我有話說”,意味他的話鬱積日久,這些話對於勝出助益不大,無非是為了使民進黨不要走岔路、歪路,以致危害臺灣。
許信良說的話對不對?民眾可以自行判斷,但透過他參加黨內初選,蔡英文和蘇貞昌都必須面對他的提問,向人民回答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在蔡、蘇打迷糊仗下,許多人或許疏忽了這些問題,經許信良提醒,大家明白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蔡與蘇就不能再打迷糊仗,儘是說些“夢話”給大家聽。
蘇、蔡因爭初選勝出而冒出火花,唯有說“夢話”的初選方式是一致的。蘇說:“使臺灣成為富裕、公平、安全、希望、信賴,且人人有笑容的國家。”卻不知夢從何來?蔡英文則標舉“幸福在未來”,但說法矛盾,既向年輕人保證有工作機會,又因反核能發電,拋出“揚棄經濟成長挂帥”之說。殊不知經濟不成長,更沒有工作機會。
連李登輝都看不下去了,批評蔡英文:“非核要怎麼非?”這是雷霆一問,想做“總統”,必須實實在在的了解問題,徹徹底底的解決問題。做為臺灣的舵手,如果“大夢誰先覺,渾然我不知”船是會翻的。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