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如果說2008年5月3日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是赴臺交流的“首章”,那麼2011年6月28日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則是陸客赴臺交流的“續篇”。兩岸經貿、居民交流因開放個人遊而邁入新紀元。
全文摘編如下: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首發日有290人抵臺,預估兩個月後每日可達500人次上限。個人遊之利於臺灣,應在多個層次。
臺灣于2008年5月3日,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但必須團進團出不能做個人之遊,如說是赴臺交流的“首章”,2011年6月28日,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不禁止陸客在臺灣到處趴趴走,則是陸客赴臺交流的“續篇”。兩岸經貿、居民交流因開放個人遊而邁入新紀元。
有綠營人士指出,“陸客個人遊對臺灣安全、社會治安、環境保護都將造成影響,甚且惡化而很難恢復”,如此言論,直如神志模糊的夢囈,更是意識形態的反射。如眾所知,臺灣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立即而龐大的,以去年為例,陸客赴臺計163萬人次,帶動島內生產毛額增加650億元(新台幣,下同)。
陸客個人遊對臺灣經濟發展注入活水,也是可以預期的,以每日赴臺500人次計算,全年約可貢獻120億至150億元。“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也表示,個人遊上路“對臺灣絕對是好處”,以臺灣經濟發展勢頭如外銷定單走俏,加上個人遊的效益,今年經濟成長率應可超過5%。
而且,個人遊所能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僅及于觀光景點串連成的線,而能由線擴大為面,也就是普及島內各角落,不但使星級飯店受益,美食小吃攤販也能受惠。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