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岸專家共同編撰的中華語文工具書,昨日在臺北和北京兩地同時發表“兩岸常用詞典”及“中華語文知識庫”,未來還將推出科技詞典。這是首部華文雲端辭庫,也是兩岸首度攜手完成的文化整合工程。臺灣《旺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文化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融合的過程如何不傷害到文化的生機,也是必須琢磨的。正如“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所說,在文化浩瀚的領域中,語文只是小小的一步,但這小小的一步涵蓋著兩岸間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卻是兩岸分隔60年來文化融合的一大步。
全文摘編如下:
由兩岸專家共同編撰的中華語文工具書,昨日在臺北和北京兩地同時發表“兩岸常用詞典”及“中華語文知識庫”,未來還將推出科技詞典。這是首部華文雲端辭庫,也是兩岸首度攜手完成的文化整合工程。雖然兩岸目前並非“書同文”,但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文化發展過程中創造的資產,兩岸透過合作不僅增進彼此的了解,同時也能逐漸認同對方的文化形式。
建立“中華大辭典”的構想是出自於馬英九在2008年提出的政見,透過“中華文化總會”和大陸中華語文工具書編委會經過多次會商研討後而編定完成。由於兩岸之間的字形不一樣,語匯也不一樣,可以想像在討論過程中一定有許多的爭執。編撰委員李建行說,碰到問題的時候就平等協商,沒辦法達成共識的時候,“就先放下來”。
由於兩岸使用的文字不同,兩岸交流之初,許多人初次到大陸,看不懂簡體字,大陸人赴臺,也看不懂繁體字,總覺得同樣是中國字,為什麼就要搞兩套,讓大家為難?而且初次對話有些用語完全不同,不解釋還真搞不清楚,等到彼此間聽慣對方用語之後,也覺得挺有意思的。這就是因為文化差異所產生的文化震驚,經過彼此了解後產生了文化諒解,最後達成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硬要透過一個強制的方式,很可能會扼殺了文化自主發展的契機,許多文化面臨絕跡就是因為受到過大的衝擊所致。臺灣原住民共有14個族,有好幾個族的語言已經完全流失了;雖然客家人有350萬,但年輕一代不會說客家話的比例佔7成;年輕人會說英語的的比例超過母語,由此可知語言因為文化融合的關係流失得特別快。因此在融合的過程如何不傷害到文化的生機,也是必須琢磨的。
中華文化自秦朝一統以來都是書同文、車同軌,當簡體字碰到繁體字時,應該怎樣融合呢?採取交集還是聯集?
大陸使用簡體字,稱為規範字形;臺灣也不認為自己使用的是繁體字,而是標準字體,也就是正體字。臺灣所使用的是源自於中華文化的正體字,大陸發展出來的簡體字也有它的文化背景,這要如何標準化呢?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讓文化自行整合,走出一條它自己的路。
“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接受《旺報》採訪時說,中華文化本身有深厚的底蘊,它自有一種融合的力量,兩岸之間絕對存有文化差異的問題,就像文字一樣,透過使用者的共通智慧,最後會進行整合。在網路世界中,兩岸合作的“中華語文知識庫”終於上線了,在文化浩瀚的領域中,語文只是小小的一步,但這小小的一步涵蓋著兩岸間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卻是兩岸分隔60年來文化融合的一大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