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申辦世界盃的資訊,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含糊其詞,遮遮掩掩。近日《重慶晚報》的一條新聞,算是坐實了中國足協申辦的想法。報道說,亞足聯主席哈曼向該報記者證實,中國足球掌門人韋迪親口向他表示,中國不會再申辦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權。
而此前《京華時報》報道,說韋迪回應鄭夢準質疑,稱申辦世界盃尚未成政府行為。這兩條資訊都源自山東淄博,先在“足球領袖”論壇,後在亞青賽決賽頒獎儀式上。而韋迪的回應和回答,對象都是外國人,這也意味著,國內關於申辦世界盃的資訊,都是“出口轉內銷”。
可以理解中國足協的顧慮,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確實不便向國人交待申辦的細節。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他們當初的顧慮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國際足聯大佬韓國人鄭夢準反對,亞足聯主席哈曼也不看好。對外而言,中國足協申辦世界盃的衝動算是一廂情願的單相思了。
而中國足協及媒體對此次申辦的反思更有意味,諸如“洲際輪流”,諸如足球腐敗,全是客觀原因。這些因素一直就存在,當初放出申辦口風時可沒說這些,在南非世界盃臨近尾聲時,跟隨足協一起去南非的記者就發文《中國不該拒絕世界盃》,大談特談申辦的“可行性”,那感覺就像已勝券在握。
“可行性”現在不可行了。假使真的存在“可行性”,是否就應該申辦呢?直到至今,還沒有哪位足協官員回答這個問題,似乎一提申辦,就代表了民意,誰不同意申辦,就不得人心。
那麼,我們就大膽猜測一下申辦的理由吧。因為球迷?精彩的世界盃比賽讓我們如癡如醉,但這是遠距離帶來的朦朧美,是一種既可選擇又可放棄的激情生活。舉辦世界盃就不一樣了,無從選擇,無法逃避,只能接受一種當好東道主的生活方式。更何況,球迷只是公眾的一部分,甚至可說是很少的一部分,球迷或者與足球有關的“相關人士”的願望,不能代表所有公眾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