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山西太原文廟內上演了一場人體彩繪秀。三名半裸、身繪中國傳統國畫的女模特,在孔子腳下“搔首弄姿”,展示人體藝術。對此,主辦方稱,此次活動是對低俗文化的挑戰,但在更多的讀者看來,這是對傳統文化的挑戰。(《中國新聞網》5月15日)
在孔子面前展示美女藝術,這可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既挑戰人們傳統的觀念,更挑戰人們的眼球。活動主辦方把當代藝術和傳統文化湊到了一起,在很多民眾看來,這或許是一種炒作,但在炒作的背後呢?兩千多年的孔家文化就真的在所謂的當代人體藝術面前不堪一擊嗎?誠然不會,只是在當代孔家傳統文化遇到了一個強敵——商業化、經濟利益化。
孔廟上演當代人體藝術文化,是對傳統文化的挑釁,更是當代商業化社會的一種無奈。本次活動主辦方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多為這家孔廟賺取吸引力和經濟效益,這樣說來只是為了延續這個孔家文化而已。如果這家孔廟的文化氣息濃郁,引來眾多傳統文化的探索者和愛好者,主辦方也不必冒著輿論口水的壓力來舉辦這些挑戰傳統文化的活動了。
濃重的商業化逐漸覆蓋甚至取代傳統的文化在現今已經日趨明顯,這種變化從當初的悄然無聲到現今的有聲有色,儼然形成一種難以阻擋之勢。2007年,國家森林公園的規劃修建全長21公里的鋼筋水泥“巨龍”,“巨龍”鑲嵌560萬片漢白玉或銅底鍍金龍鱗甲,供人刻姓留名或鐫刻祝福、寄意、紀念等文字並收取“供奉金”,濃濃商業氣息味帶來罵聲一片。而“Forbidden City Cafe”咖啡店在故宮九卿值房的開張也同樣具備傳統文化名義下的商業性質。這些在傳統文化旗號下的活動明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現實背後更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讓位。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極深的根底,但在商業化明顯的今天,這四通八達的根底上面卻少見枝繁葉茂,風華正茂的出生卻沒見茁壯的成長,這未免讓人心寒了。這也難怪,多少年來民眾對文化的認識大多只停留在用於課堂學習的書本,還有自然人文景觀當中,而在精神意識上的文化幾乎早已被塵封了或被商業化的現實所取代。傳統文化地位的下降,商業化社會的趁虛而入,才形成了這股無法忽視的挑戰勢力。
在這“借文化之名,行商業之實”的今天傳統文化真的要和商業融合才能體現價值嗎?其實文化真正的使命並不需要非常突出,她更多的需要在弘揚民族傳統、提高民眾修養這些精神層面上體現價值就行了,但這些卻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基石。認識到這點,就不用苦苦把文化推向商業化了。
我們不反對商業化對文化發出挑戰,但我們堅決抵制把文化獻給商業最終成為商業的一個工具。在任何為傳統文化而進行的商業活動中,都不要忘了傳統文化始終是活動的主體,我們的目的是文化的傳播,而不是想著讓多少銅錢流進文化的口袋。就如孔家文廟上演的人體彩繪秀,這原本是要推廣孔家文化的,可別到了最後就只為欣賞美女了。(譚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