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破壞環境應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11-07-13 14:27   來源:新民晚報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日前陳凱歌執導的大型實景演出項目《希夷之大理》被曝污染古城大理的環境,這已經不是陳凱歌第一次爆出因為搞藝術污染環境了。無獨有偶,中國另一著名導演張藝謀也曾屢次因拍攝作品破壞環境而被質疑。

  影視劇組污染環境,已經不是新聞。但令人費解的是,儘管輿論質疑,公眾不滿,但劇組污染環境仿佛成了牛皮癬,怎麼鏟都鏟不掉、鏟不凈。更可怕之處,不少導演是“慣犯”,比如陳凱歌,已經多次被爆出為了藝術作品而污染環境,最典型的案例是由其執導的《無極》劇組2006年破壞雲南香格里拉生態環境——碧沽天池慘遭“毀容”,美不勝收的人間仙境被糟蹋成骯髒不堪的垃圾場。這一污染事件,引得輿論譁然,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曾痛批此事,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也積極介入,嚴肅追究其責任。最終,《無極》劇組被處以9萬元罰款,香格里拉縣分管副縣長因負有領導責任被免職。

  耐人尋味的是,《無極》之後,仍有不少劇組前赴後繼地污染環境,比如,2006年,《大旗英雄傳》劇組在浙江仙都風景區拍攝時,破壞了珍貴的仙都摩崖石刻;2009年,新版《三國演義》劇組被曝在浙江永康楊溪水庫拍攝時,涉嫌影響永康近30萬人的飲水水源;此後,新版《水滸》在鄭州黃河濕地拍攝時,被指破壞濕地……

  影視產業被稱為“無污染的產業”,影視作品同樣屬於精神產品,如此製造污染,其精神何在?

  影視劇組之所以敢一再污染環境,原因有二。一是違法成本太低。像《無極》劇組污染了香格里拉,僅被處罰區區數萬元,簡直連“毛毛雨”都不如。二是有恃無恐,有權力作蔭庇。有些官員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或提高當地知名度,甚至築巢引鳳而提供法外特權。比如,根據國家相關法律,不少自然保護區應該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像拍戲這種行為,應向國家林業局等相關部門報批,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根本就不上報,直接同意相關劇組進行拍攝。

  有學者稱,“環保在當今社會已成為一種主流意識,也是一種文化時尚。”作為知名人士,相關導演有義務宣揚環保意識;作為向公眾提供精神產品的劇組,更有責任堅守環保理念。但導演們的道德自覺是靠不住的,這就需要一方面提高其違法成本,不能簡單地經濟處罰,還應該追究刑責;另一方面對不能恪守環保責任的官員要嚴懲。同時,還要強化事前監管,環境被破壞了,就覆水難收。在制度設計上,應考慮如何落實事前防範。希望陳凱歌、張藝謀等導演能反思自己對環保的態度,也奉勸各地官員在有劇組進駐時,能明白自己的為官責任,把好環保關。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