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今年大一新生中,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我們一直在注意農村戶籍學生的問題,其實比例一直比較穩定。”中國農業大學招辦主任周旭峰表示,2002年至2010年,該校本科新生中農村戶籍學生的比例一直穩定在30%以上。而今年農村戶籍學生比例則跌破30%,只有28.26%。(《新京報》8月22日)
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意味著什麼?值得奇怪嗎?當中國農業大學變臉為“中國城市大學”時,又靠什麼消解附著其上的社會憂慮呢?
放在整個農村學生比例不斷在重點大學中下降的大背景來看,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或許是一種必然。《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表明,目前我國處於社會優勢地位的階層,其子女職業繼承性明顯增強,調查數據表明,幹部子女的機會比常人高1.2倍。在國家重點院校,具有較強的文化資本、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強勢社會階層的子女佔有較大的份額,農村學生和弱勢階層的子女逐漸減少,教育資源、教育品質相對薄弱的地方性院校聚集了最多的農村學生和最多的高校貧困生。
法國學者布迪厄早在1960年代初,通過對法國1961一1962學年211879名大學生的家庭社會出身統計、分析發現:社會出身不僅表現在對一些出身低下子女的徹底淘汰,也表現在對那些免遭淘汰的人在選擇專業方面的限制。這種不平行現象導致社會出身地位高者幾乎壟斷了地位最高的學府,出身於中級職員和自由職業者與高級職員家庭的子女分別佔高等師範學校和綜合技術學校在校生的83%和66%。不過,儘管如此,這不是我們遮蔽或者無視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的原因。
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當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既與社會有關,也與整個農村學生生源減少有關,但是,這總體上並非一個正常的現象,值得注意。當前,來自農村和城鎮的考生以及父親身份分別是農民、工人、幹部的子女在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和專業入讀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均等。廈門大學教育學院課題組對全國34所高校的生源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也就是說,當前,重點高校的教育機會明顯地偏向那些擁有優越的組織資源、文化資源和經濟資源的社會階層子女。階層差異導致對教育後學業成功機會不均等,更隱蔽地表現在教育過程本身就使不同階層在教育後個人發展前景機會出現不均等。學者科爾曼在《教育機會均等的觀念》中指出,機會的平等寓于某種特定的課程的接觸之中,如果只有入學機會的均等、參與教育過程的均等,那麼工匠或手藝人的子女反而會失去他們最可能從事的職業機會和未來發展的機會。因為學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是適應于升學的課程,這種教育課程和教育過程在為中上層階層打開機會之門的同時,也把低收入階層拒之於大門之外,甚至阻礙了低收入階層子女獲得職業的機會。這種現象在我國也普通存在著。這是審視中國農業大學農村戶籍生源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的社會背景。
農業大學變臉“城市大學”背後的社會憂慮是——農村學生的春天在哪?青春如何安放?這顯然不僅僅是中國農業大學面臨的問題,而是屬於整個社會和時代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