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兩年後,唐駿為“學歷門”道歉。當初這起事件引發輿論漩渦,“野雞大學”成為網路熱詞,而繼唐駿之後,李開復也成為方舟子的打假對象,名人公信力備受考驗。回顧唐駿的“學歷門”事件,當初媒體和公眾鍥而不捨的追問,一再要求當事人道歉,然而,壓力之下尚有“勇夫,唐駿頂住輿論重壓,回避公眾的質疑。將近兩年後,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似乎要通過這種方式修復形象。儘管仍然有人批評唐駿,但隨著事件的水落石出,真正值得回味的是,當初有網友用辯證法為唐駿辯護,其中就有人認為,只要“成功”了,辦假文憑的行為沒什麼大不了。名利雙收是一個完滿的結局,但有的人已經習慣甚至欣然接受名譽受損之不完滿,在他們看來,利的魅力已經超越了名。
今年的高考結束了,議論的聲音卻始終未停息。有兩個網路議題值得關注,一個是有關法國高考作文題,多位網友證實,今年法國高考作文包括諸如“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了什麼?”“所有的信仰都與理性相悖嗎?”“我們是否有追求真理的義務?”等,題目開放,引人深思。大量網友表示,這類開放性考題有利於培養獨立思想;另一個是來自湖南衛視的名為《高考天問》的視頻,節目中,主持人聲色俱厲地批評高考引發的種種現象,以及其背後的現實土壤。如母親送考遇車禍女兒含淚上考場,主持人認為,此類現象除了帶來感動,更多的卻是人性的扭曲。這段被播放近600萬次、評論近7萬條、轉發達42萬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儘管有網友認為,主持人的情緒化色彩太濃,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它提出了問題,帶來了思考,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主持人在微博也表示,關注問題本身比他的言論更重要,並期待以此促進良性的未來。著名導演馮小剛轉發這段視頻感嘆“說真話蔚然成風”,“天問”所寄託的真話情結,顯然也是它得以廣泛傳播的原因。
高考的悲情過去被形容為“過獨木橋”,現在多了一些悲情要素,譬如讀書無用,大學生就業難等。對於那些考得不錯的學子來說,接下來還將面臨選擇。選擇好大學還是好專業,各路仙人紛紛為學子指路,主張應該優先選學校的人認為,學的專業是其次的,學習氛圍才重要;而認為應該優先選專業的人則有遠慮,認為應該做出長遠規劃。一位學者語重心長地說,大學期間選學校,碩士期間選專業,博士期間選導師。
長沙一名26歲球迷自歐洲盃足球賽開賽後,每天熬夜看球,因此導致身亡。“戒球”成為網路熱詞,“熬夜看球有害健康,戒球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類似這種連續戰鬥的球迷實屬異數,有網友聯繫到中國足球,感嘆中國球迷不容易;有的人則調侃稱,珍愛生命,應該遠離的不僅是中國足球。(何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