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泰囧》票房在接近12億時,迎來了一位教授猛烈的批評,這位來自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名為曉蘇的教授,毫不客氣地給《泰囧》戴上了“三俗”帽子。
一邊是觀眾蜂擁而來、好評如潮,一邊是知識精英集體緘默、不予置評,《泰囧》就是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製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國產片紀錄。曉蘇的言論之所以被關注到,不是他的評價有多精準和到位,而是他的教授身份,無形中,他扮演了一個知識精英向底層審美宣戰的角色,可惜的是,他就像孤獨的堂吉訶德在可笑地鬥著風車,根本沒人投來讚賞的目光。
“三俗”說法源自2006年2月,一群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頭直指郭德綱,但當時風頭正勁的郭德綱根本沒被此大棒打倒,反而趁勢創作出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四兩撥千斤般輕易化解了他成名後面臨的一大危機。
在曉蘇教授再提“三俗”的時候,這個詞的具體所指已有爭議,這兩年來,文化市場不斷放開,公眾智慧持續提升,對文化產品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和判斷能力,專家意見只能是一家之言,人們已經學會用腳投票來支援喜歡的藝人或作品。
“俗人就愛看點俗作品”,郭德綱依然很紅,《非誠勿擾》牢守週六週日收視率第一位置,《泰囧》的票房征途還未停止……被批“三俗”的人或節目、作品,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這背後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東西存在,絕非一個“三俗”能定論。
我認為,被一些專家、協會組織所批判的“三俗”作品,之所以未被“斬草除根”反而愈加普遍,不是這些作品自身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因為時代進步、年齡差距、文化更疊等諸多元素,導致不同群體的審美發生了多元嬗變,對此擁有解釋能力的知識精英,雖然不盡認同“三俗”(大眾流行文化),但並不願拿起批判武器站到大眾的對立面。而用美學角度來評判《泰囧》這樣的作品,難免驢頭不對馬嘴,因此產生大眾流行文化鑼鼓喧天、高雅藝術孤芳自賞的局面就不難理解了。
一些被蔑視為“三俗”的作品之所以禁得起擊打和考驗,並非因為人民群眾“就喜歡這一口”,而是它們找到了紮根的土壤,所謂的“接地氣”,無非是學名叫“解構”俗名叫“惡搞”的一種創作方式和手段。在網路文化開始主導審美走向的時代,這類作品成為大眾批評、群體表達、集體娛樂的載體,一直缺少發言權的人們,通過擁護為自己服務、替自己發聲的作品,體現出了存在感,理應分外珍惜,怎麼兩相拋棄?難怪有人評價《泰囧》高票房時用“觀眾報復性觀影”這樣的描述。
不懂得分析大眾心理,不明白流行文化趨勢,匆忙用一頂陳舊的“三俗”帽子來打壓只能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