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李敖需要更多的劉長樂

時間:2010-09-02 15:14   來源:台灣網

  闊別5年之後,李敖先生於8月26日再度回大陸展開世博行。期間,李敖在接受鳳凰衛視獨家專訪時說,以前他對上海的印象並不好。5年前,接受鳳凰衛視老總劉長樂的邀請來大陸講學後,目睹上海之改變,對上海的的印象大有改觀。而這次通過對世博會的參觀,他對上海的印象徹底改變了,上海非常好。(2010年8月29日鳳凰網)

  李敖為什麼對上海的印象不好?這源於他對上海的記憶。1948年,李敖一家離開北京,轉道天津到上海,在上海居住了半年之久。當時上海,百姓食不果腹,城市殘垣斷壁,社會治安非常混亂。尤其是那時國民黨發行發行了金圓券,強令百姓拿金子兌換,然後再使金圓券貶值,拋售金子。老百姓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群起回購,銀行門前人山人海,擁擠異常,國民黨警察騎在馬上揮鞭驅逐,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便覺得上海這個地方很不好。

  李敖對上海印象的不好,使我想起了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心理學知識。文章說,人對自己見聞的理解,受到結構因素和功能因素的影響。結構因素是指感官刺激在人的神經系統中引起的反應。功能因素比較複雜,它是源自於一個人的情緒、需求、經驗和記憶的因素,已經不屬於純粹感官刺激的範圍。功能因素常表現於人們理解事物時總是把事物組織起來而賦予其意義。而且,人們對事物的理解具有選擇性,這主要是由當時的需求、興趣和情緒等決定的。

  國民黨潰退前夕,上海的混亂,使少年李敖對這一地方的印象定格,每每想起上海,便會想起百姓窘迫,城市破爛,匪盜橫行,軍警肆虐的場面。而且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印象也就越來越深。就像人們所說的“先入為主”一樣,即便這個地方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有資訊不斷的進入自己的視野,可是自己不相信這個地方會發生如此巨變,從心理上排斥並抵制這樣的資訊,堅持自己的看法。李敖這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就是受了心理學上功能因素的影響,有選擇性的理解一個地方,才會“固執己見”,也可以說是“偏見”。

  消除這種“偏見”,關鍵是更新偏見者腦海中的畫面,讓“定格”變為“動畫”。在更新李敖對上海印象的畫面中,劉長樂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響,邀請李敖來大陸講學,借著講學,引領其遊覽大陸的一些城市。看到上海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政治、文化、社會、經濟、城市建設等領域,活力涌動,老百姓生活品質,生活環境,整個生活水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敖少年時定格的畫面,瞬間改變。百聞不如一見嘛!因為有了好感,所以才會對這個地方有所嚮往,所以才有了他的大陸再行、世博之旅,所以才有了新的觀感,新的印象。

  其實李敖對上海的“偏見”,只不過是臺灣人對大陸偏見的一個縮影。更多的人,因為更多的因素,他們對大陸存在偏見,存在誤解,因為誤解甚至仇視。儘管大陸方面也做了更多的努力,創造了很多的機會,讓臺灣接觸大陸,見識大陸,領會大陸的發展速度和包容思想,但是往往被對方拒絕,或受政策掣肘、國際形勢干擾,消除誤會,瓦解偏見的預期未能達到。這時,民間的有識之士很好的發揮了橋梁作用。像劉長樂那樣,邀請知名作家李敖,接觸和了解大陸,通過的他的現身說法,影響更多的人來大陸感受和領悟。

  兩岸同胞本是一家人,同屬於中華民族,這是改變不了的歷史事實。要想改變臺灣對大陸的誤會和偏見,需要更多的劉長樂為更多的李敖搭建交流的平臺。要通過交流,讓臺灣同胞進一步感受到大陸的巨大變化,真切領悟到兩岸是一脈相承、血脈相連、同根同源血肉關係。要通過交流,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情感;要通過交流,凝結兩岸民眾更多的共識和集體智慧,為逐步解決兩岸關係中的各種難題釋疑解惑、提供條件,為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出謀劃策。 (台灣網網友:李新月)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