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化肥用量增百倍”不能只怪農民

時間:2011-06-01 15:01   來源:台灣網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資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這是一百年前西方農學家發現的中國農業最令人稱奇之處。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農業正在工業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農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無機能等裹挾著一路狂奔。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頃,但目前我國農用化肥單位面積平均施用量達到434.3千克/公頃,是安全上限的1.93倍。上世紀50年代我國一公頃(15畝)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現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5月27日《法制日報》)

  商家無利不起早,農民也不是不會“耍刁”。當前農業生產陷入一個化肥、農藥怪圈;生產資料不停漲價,農產品不得不漲價;農產品“價漲一尺”,生產資料就會“價漲一丈”,農民就不得不拼命靠化肥、農藥“多收三五斗”,這種惡性迴圈持續,想讓農民放下農藥化肥,立地成“佛”,簡直是“天方夜譚”。 

  不久前,媒體報道珠海民眾自種菜地保身體,成都市民“鄉下種菜”也在推廣;但這終究是權宜之計,打不響“身體保衛戰”。因為所有的農產品、肉食品都與過量化肥、農藥、激素、添加劑入“大大有染”,深加工農產品也會放出“毒”光,全社會正在淪陷化肥、農藥、添加劑、激素的大海中,食五穀雜糧的人們哪能保住身體? 

  百業對農不仁,農民對百業不義;不厘清這樣的供給因果關係,就找不到解決之路,走不出惡性迴圈怪圈。農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種糧不賺錢始終是農民的困擾。讓農民科學化生產、有錢賺,不再以拼命施加化肥、農藥、激素、添加劑等“多收三五斗”,農民才能有條件“安分守己”種地。

  現實恰恰是農民種糧風險五保、利潤微薄,國家的糧食保護價也常被地方官僚腐敗“偷吃”,保護價也相對偏低,農業補貼遠遠頂不住物價通脹。生產方式落後也加大勞動力成本,為了早出門打工掙錢,誰還能顧及化肥、農藥超標、科學種田?日積月累,農村耕地毒素滿身,上至高官、下至黎民,誰能逃脫化肥、農藥、激素、添加劑之劫?

  生命大於天,糧食安全大於天,政府要全力以赴撐起這片天。如何實現農村土地流轉成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科學化生產;如何保障、指導農民從小農生產解脫出來賺大錢,如何建立農產品市場“檢測防線”,如何加大財補、農業保險等抵禦糧食、菜籃子生產風險,如何減少物流成本降低物價、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如何構建政府糧食流通和價格保障機制等;唯有給農民送上這些“定心丸”,“放心糧”、“放心菜”才能由遠及近。(台灣網網友:童克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