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筆桿子”的文風還是要改一改
無論是寫領導講話還是整理文件報告,必須讓文章合轍押韻、對仗華麗;到哪都有專門負責寫材料的人,連科級單位都設了“辦公廳”;三五百字就能說清楚的事,硬拉到兩三千字,大談特談領導如何重視……(1月8日人民日報)
文風就是文章所體現的思想作風,或文章寫作中某種傾向性的社會風氣及作者語言運用的綜合反映,它不僅是語言風格和個人喜好,更折射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尚。但是,現在很多基層筆桿子,沒空調研、學習,整天在辦公室埋頭碼字,充當文字的“搬運工”,久而久之變成了“空心筆桿子”,這種文風太要不得了。
筆桿子要多下去調研。基層是最能反映群眾真實狀況的地方,要把走訪基層視為接觸群眾、接觸社會、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真情實感的有利契機,這樣才能近距離訪民情、聽民意,真正從群眾的所思所想出發想問題,才能寫出最真實,最貼近民意的材料,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筆桿子要多出去“取經”。俗話說:“轉變思路天地寬。”外出學習,可以開拓視野和思維,轉變思路,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與不足,這樣才能更快地成長補短板,寫出更具特色、更有亮點、更有新意的材料。
新形勢下,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幹部,我們有必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克服“長、空、假”,形成清新、質樸的文風,不斷在通俗化、大眾化的道路上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援。(台灣網網友:海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