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兩會”備齊一桌民生發展大宴
隨著“兩會”召開,中國開啟年度最為重要的政治時刻。“兩會”不僅是中國盛事,也是向世界展現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一個窗口。透窗而觀,全國政協委員們道睿智謀事之言的從容,獻務實管用之策的自信,激越開放透明的兩會交響。
2018年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從這這個時間節點開始,全國人民,甚至是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聚焦著“兩會”。在會議上,來自於各階層的政協委員們,經過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調研、精心的醞釀準備提案議案,真正的發出了最符合民意、最能表達民聲、最代表人民意願的建議意見提交上去,真正使人民的聲音成為國家發展的“主旋律”。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攻堅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人民政協的使命更加艱巨。在過去一年,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政協全面貫徹中央精神,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研議政,致力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履職盡責,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水準,有效發揮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可為成績斐然。5年來,全國政協共收到提案29378件,99%已經辦復。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沒有比這樣的制度關係更能讓各個民主黨黨員和無黨派人士自信地踐行協商民主,“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可以說,民生工作才是與群眾關係最緊密的。如何能夠實現高品質的就業,如何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如何解決就醫難問題等等,在“兩會”這份“民生清單”中,可謂新問題和老問題相互交織,生存型和發展型訴求並存。因此,當前如何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關係?如何能夠讓更多的群眾對於生活方方面面滿意?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政協委員們須聽民聲、表民意、匯民智,才能夠破解一個個疑難雜症。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近年來,全國“兩會”也好,地方“兩會”也罷,其議案的品質和可操作性明顯提升,提案的採納率持續上升,民意的訴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採納和落實,足以體現出了“兩會”是人民群眾為主角的“兩會”,是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和困難的“兩會”,更是代表最廣大群眾根本利益的“兩會”。(台灣網網友:雨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