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惠洽兩岸,打壓交流不得人心
4月25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馬曉光就兩岸媒體關心的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般而言,各家媒體的提問會有相當程度的不同,多個媒體討論非熱點的某一類話題或者同一話題的不同面向,並不多見。
多家媒體都關注到,臺灣方面頻頻“打壓”兩岸交流,從教育學術到經貿往來,無不如此。民進黨操弄“臺灣專家學者到大陸交流”議題,並作為阻撓教授管中閔擔任臺灣大學校長的理由,又被外界質疑為“雙重標準”,因為同樣到大陸交流的臺灣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順利上任教育部門主管。馬曉光回應說,臺灣的專家學者來大陸從事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擔任榮譽職務或者開設講座,是正常的交流活動,對兩岸都有利。民進黨當局採取雙重標準,限制兩岸交流,打壓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這是不得人心的。
民進黨當局打出“學術交流牌”限制兩岸往來不止這一遭。日前,臺灣教育部門發函公立大學,要求徹查各高校2019年度因公外派及赴大陸的相關計劃,許多教授擔心此舉會影響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馬曉光說,任何倒行逆施都阻擋不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臺灣當局擋住的是臺灣教師西進的腳步,但它導致的可能是臺灣高教事業的進一步萎縮。
教育領域之外,兩岸經貿往來也成為民進黨當局的操弄話題。16日,臺灣財政部門公告了對大陸5項鋼鐵製品進行反補貼以及反傾銷的調查。有消息指稱,民進黨此舉是為了向美國方面示好,爭取鋼鋁豁免、美方出席AIT新大樓落成儀式的官員層級。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民進黨當局竟然犧牲兩岸共同利益去爭取“美國人的讓步”,常人很難理解。馬曉光說,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經濟合作互利雙贏,兩岸產業合作也是密不可分的。這次臺灣當局“雙反”調查,涉及的五類鋼鐵產品中,相當一部分是臺資在大陸設廠生產的。民進黨當局的這種做法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損害的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特別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在南京總統府景區,有一塊“惠洽兩江”的匾額,由清代乾隆皇帝賜予時任兩江總督尹繼善,表彰其治理江西、江南的功績。“惠”指“恩澤”,“洽”意“遍及”,當今時代再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顯得過於迂腐,但是留下政績、提升區域經濟和民眾生活水準仍然非常重要。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之際,“惠洽兩岸”應為目標,那麼有幾個問題需要回答:是誰導致了兩岸關係不進而退、如今還在多番操弄?又是誰在為兩岸交流設限、誰在力推人貨往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顯。(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