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模式之爭,誰聲大誰有理?(蕭蕭話兩岸)
點擊收聽《蕭蕭話兩岸》→
“臺陸委會負責人日前公開攻擊大陸的政治體制和發展模式,推卸破壞兩岸關係的責任,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在昨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馬曉光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臺灣陸委會負責人在一個研討會上大放厥詞、肆意挑釁,只會進一步升高兩岸緊張對立。究竟誰在故意挑釁滋事、製造兩岸對立,相信兩岸同胞都看得很清楚。
兩岸的制度孰優孰劣?一直是個被有心人士拿來妖魔化大陸黨和政府的話題,也一直是綠營人士用來謀求政治資源的重要手段。李登輝即曾稱“海峽兩岸沒有民族與文化認同問題,有的只是制度與生活方式之爭”,時至今日,這種自我催眠的“制度自信”在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不前的臺灣,更成了一些政治人物顯示自我優越性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許多長久以來身處其中的臺灣民眾,也很難聽到客觀的聲音。
但是,就如國臺辦另一位發言人安峰山所說:一個制度、一個政黨究竟有沒有吸引力,關鍵在於它能不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能夠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給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能夠給人民帶來一個更加美好的希望和願景。如果離開了這些方面,其他都是不切實際的,空喊什麼愛臺灣,或者標榜所謂的普世價值,實際上都於事無補,是騙不過老百姓的眼睛的。
所以,整天喊著“愛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現在臺灣的民生經濟,在你們“政治利益大於一切”的治理模式下,是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糟?“軍公教的憤懣、農漁民的無奈、知識分子的苦悶、工商界的憂慮以及年輕人的吶喊和西進”,在這些來自臺灣基層民眾的抗議聲中,答案還不夠明確嗎?
面對執政無能的民進黨,臺灣民眾不得不自謀出路,而此時的臺當局卻使出了懲罰恫嚇的手段,想讓那些到大陸發展的臺商、臺師、臺生有家不能歸,並繼續使出了抹黑造謠的老把戲來攻擊大陸,轉移自己施政無方的焦點。比如昨天的新聞發佈會上,有臺灣記者提及“臺灣對外部門負責人日前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聲稱,當北京無法處理內部問題時,就利用臺灣來轉移焦點”,馬曉光對此痛斥:這是赤裸裸的顛倒黑白、造謠惑眾。民進黨當局現在內政不修,挾洋自重,通過刺激和挑釁兩岸關係,在轉移內部壓力的焦點,所以請他們還是先反躬自省。
與島內的經濟下降、怨聲載道相比,今日之大陸,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因為有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不移,在改革開放40年後,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改善,全國各族人民空前團結,“我們正滿懷信心的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團結奮鬥”。
在取得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之時,祖國大陸始終未忘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始終未忘“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承諾,一項項惠臺措施的發佈,一個個同等待遇的落實,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願意把自己的學業、事業、家庭的重心放在大陸,他們也因此能夠看到、聽到一個真實的大陸,而非民進黨信口雌黃中那個被惡意中傷的大陸。
所以,抹黑造謠是推卸不了責任的;惡意中傷,也只能騙得過一時、騙不了一世。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兩岸發展模式之爭,答案永遠在兩岸民眾的心中。(馬蕭蕭)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