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美國霸淩 蔡當局可要小心了!
美國政府宣佈,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國不得不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調整加徵關稅措施。為此,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徵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徵關稅。對之前加徵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徵5%關稅。
中國調整對美加徵關稅措施,是針對美方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有力回應。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人民不利,對美國人民不利,對世界人民也不利。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國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會喪失國家尊嚴。美國想通過貿易戰來遏制中國發展、和平崛起,看來是要落空了。
中方希望,中美回到雙邊經貿磋商正確軌道上來,相向而行,爭取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達成一個互利雙贏的協議。然而,美方對於磋商誠意不足,以盛氣淩人之勢,讓中國在原則問題上作出讓步,這當然違背了公平原則,損害雙方利益,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特別是中興、華為受到打壓與限制,讓我們警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不會受制於人,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美國發動對中國貿易戰,是貿易霸淩行徑,說白了搞亂世界多邊合作秩序、推進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其目的並非就貿易而貿易,而是通過貿易之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得到了大的發展,直逼美國,於是美國對日本發動貿易戰,致使日本經濟衰退,長時間發展停滯不前。如今,美國還拿當年對付日本的手段對待中國,看來美國找錯了對手。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美國已把中國作為全面競爭對手,接下來面對美國的打壓和挑戰會很多。基辛格博士曾說“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就說明瞭這個問題。
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中華民族,一路走來,不知歷經了多少的大風大浪。今天的中美貿易風雨,對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著13億人萬眾一心,有著世界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有著巨大內需市場之中國,算不了什麼。這與靠著出口型海島經濟的日本完全不同;而中美貿易額只佔中國GDP的4%,所以,中國應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中國有堅定的信心,迎難而上、化危為機,使中國經濟實現新的躍升。對中國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正如習近平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他強調,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因此,“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這展現了中國經濟有生機、有潛力、有底氣。
中華民族向來以和為貴,但有一個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面對美國對中國的霸道惡行,中國當然要予以有理有據地回擊。
然而,面對中美貿易戰又起,臺當局卻站在美國一方,有點幸災樂禍。蔡英文更是輕描淡寫地表示,目前還沒擴及到臺灣主力的出口產業,對臺灣的影響相對有限,要加速推動和美國簽署以自由及公平貿易為主軸的雙邊貿易協定,用高涵量及高品質的“臺灣製造”,取代“中國製造”,成為出口美國的主力。
難道中美貿易戰真的對臺灣沒有大的影響?據高盛集團的研究指出,如果特朗普實施貿易戰使美國進口減少10%,即一年2400億美元,從經濟規模來看臺灣受創將比大陸更嚴重,臺灣的島內生產總值至少將因此被削減0.4%,還不包括貿易報復等其他因素。而有臺灣學者指出,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臺灣地區至少1/3齣口商品將受到重創。
另外,臺灣地區透過大陸加工轉出口的產品,其中很大一塊集中在資通訊產品的電子零組件,規模高達千億美元以上。美國對中國大陸提高關稅,臺灣電子業將非常痛苦,因為中國大陸對美出口的電子產品很大一部分是由大陸的臺商製造,或由臺灣廠商供應零部件。
戴維森學院政治學教授任雪莉則指出,“由於這些產品的價值大部分是由臺灣、其他亞洲國家及美國廠商所貢獻,因此美國只針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提高關稅,對臺灣及其他亞洲廠商將造成超比例的傷害”。
看來中美貿易戰對臺灣經濟有大的影響,對世界經濟同樣有大的影響。臺灣經濟和日本經濟一樣屬於海島出口型經濟,臺灣經濟經受不了中美貿易戰的衝擊,蔡當局可要小心了。然而,蔡當局面對中美貿易戰卻要選邊站到美國一方,把對臺灣經濟的影響說的輕描淡寫,她是在掩耳盜鈴,還是在糊弄誰?奉勸蔡當局切莫再意識形態挂帥,“親美抗陸”,恐怕到時要落到舉石投足的下場。
兩岸本為一家人,理應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外來風險和挑戰。然而,蔡當局卻執迷不悟走“臺獨”路線,挾洋自重,甘願做美國的棋子,忤逆民族大義,與大陸對抗,其必將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得到歷史應有的懲罰。(台灣網網友:我心飛揚)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