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論民進黨如何“自我打臉”所謂民主制度

2019-06-06 14: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28日,臺灣民進黨當局“立法院院會”針對“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的人事案進行表決,儘管國民黨強力阻撓,仍擋不住民進黨的多數優勢,李進勇在民進黨支援下過關,成為“中選會主委”。不過,這項人事案儘管已強渡關山,但也引發巨大爭議。

  臺灣“中選會組織法”第五條規定,“本會委員應超出黨派以外,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于任職期間不得參加政黨活動。”也就是說,“中選會”是“獨立機關”,對選舉的“公投”等選務必須超越黨派,保持中立立場,依法公開、公正、公平處理相關選務,雖沒有明確規定“中選會主委”必須是無黨籍人士,但為避嫌疑,臺灣當局從1999年開始至2018年止,所提名的12位“中選會主委”都是無黨籍。“中選會主委”應當由無黨籍人士來擔任,已成慣例。

  民進黨推薦的李進勇,早在1992年就經民進黨提名當選“立委”,1997年當選基隆市長,2014年當選雲林縣長,也當過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是個從政快30年的民進黨員。他是一位資深民進黨員,也是一位多年的民進黨公職人員。雖然他為出任“中選會主委”一職,於今年2月宣佈退出民進黨,也在被提名為“中選會”主管後,被民進黨登出黨籍,但因他有長期的民進黨政黨背景,以及他曾多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縣市長,具有濃厚的民進黨政黨色彩,讓很多人對他出任“中選會主委”的正當性產生質疑。

  國民黨發出聲明批評,掌握選務機器的民進黨都不避諱任用強烈政黨色彩的人士擔任“中選會”主管,不僅破壞民主常規,也傷害“獨立機關”應超越黨派的中立性原則,民主進步黨已經成為了“民主退步黨”。5月29日,已經宣佈參加國民黨2020初選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指出,昨天是臺灣民主政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民進黨竟在“立法院”強勢通過“被暫時登出民進黨籍”、政黨色彩濃厚的雲林縣前縣長李進勇來當“中選會主委”,完全罔顧“選舉中立”,直接踐踏民主進步價值,令人不齒。5月30日,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發文說,李進勇“黨性堅強,視官如命”,民進黨推派這樣一位前副秘書長當“中選會主委”,掌控選務的企圖路人皆知。

  民進黨當局的上任“中選會主委”陳英鈐,雖然是學者,為無黨籍人士,但在民進黨的啟用和授意乃至施壓下,具有偏向和支援民進黨的傾向,在關鍵時刻違反中立的準則,居然透過“中選會”運用各種行政手段對在野黨提出的“以核養綠公投案”等案進行百般刁難,包括挑文字毛病、收件爭議、對外不當放話,等等。可想而知,在民進黨的掌控下,連學者身份、無黨籍的陳英鈐在“中選會主委”任內,都會秉持民進黨的旨意,恣意刁難在野黨提出的“公投案”;那具有特別民進黨政黨色彩的李進勇擔任“中選會主委”,不知他執掌的“中選會”又會幹出多少濫用職取、違反中立原則、打壓在野黨、支援民進黨的破壞民主制度,甚至是徇私舞弊巴結討好民進黨的醜事來!

  民進黨利用“中選會”打擊異己、牟取私利,只是民進黨破壞民主制度、踐行獨裁專制的“冰山一角”;實際上,民進黨利用行政機關破壞民主制度、踐行綠色獨裁專制的惡行還有許多,可謂罄竹難書。

  例如,“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不經過法院許可就調查搜索在野黨房舍,甚至取代法院角色,以“有罪推定”、“溯及既往”、“個案立法”等違法原則作出裁決;自稱是“東廠”的“促轉會”,意圖把特定縣市長候選人當作打擊的對象;組建“黨產會”,違背法律不溯既往的法治原則,對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的財產進行追繳;兼併“水利會”,掌控其大量的資產;“監察院”英派監委們幫民進黨彈劾臺大准校長管中閔、曲棍球檢察官陳生翔,還要調查“中選會”為何讓“以核養綠公投”過關;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以中天新聞臺報道韓國瑜新聞太多,對中天開罰100萬元(新台幣,下同),又因其播報200萬噸柚子,再對其加罰100萬元;臺當局“教育部”對臺大遴選會提報的依法選出管中閔為新任校長人事案遲遲不予核定,甚至要求重新遴選,擱置了將近一年才核定聘任,被批干涉大學自治;不顧“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蔡英文等民進黨“天王”參加4月27日的“廢核”示威遊行活動;傳聞“農委會”花錢養網路水軍,為蔡英文助選。

  此外,民進黨當局罔顧主流民意,將許多民進黨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落選的候選人,延攬到當局擔任要職,除了前雲林縣長競選落敗的李進勇出任“中選會主委”以外,還有新北市長競選落敗的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高雄市長競選落敗的陳其邁出任“行政院副院長”,臺中市長競選落敗的林佳龍出任“交通部長”。對此,臺灣輿論譏諷為“敗選者聯盟”。這樣,他們雖然落選但反而陞官,成為勝選者的“頂頭上司”,引發選舉失敗者領導勝利者的事實和笑話,形同跟主流民意唱對臺戲,是對民進黨素來把“民主”、“自由”、“人權”當作“口頭禪”的不斷“自我打臉”。(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