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泉:關於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感思
李家泉今天在香港中評網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于21日下午勝利閉幕。這是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已發生積極重大變化之時召開的,並且繼前三屆會議之後又取得了新的豐碩成果。正像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先生在閉幕會上說的那樣,這次會議“水準最高,言之有物”,“端出了實實在在的牛肉”。因而十分值得祝賀!
這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前三屆會議內容的擴大和深化。第一屆是2006年4月,第二屆是當年10月,第三屆是2007年4月,這三屆都是民進黨在臺灣執政、雜音很多、阻力甚大的情況下召開的,其在內容的深度和會後的推行上都難免受到影響。這一次就不同了,國民黨是執政黨,從會議情況看,無論在參加成員上、會議規模上、討論深度上、雙方重視程度上,都與過去有不同。中臺辦主任王毅在說到這次會議特點時說,不僅具有“權威性”、“代表性”、而且在研討的“務實性”和“透明度”上,也是較之以前有很大進步。相信這一次會議更好的開花結果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此筆者感思之一。
這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正值國際金融海嘯嚴重衝擊國際經濟之時,其對海峽兩岸經濟自然不無影響,而且未來一段時間的形勢可能是更嚴峻的,其對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將是一次重要檢驗和嚴重挑戰。當然,這也可能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兩岸執政當局和有關各方面,目睹時艱,對於此一形勢十分重視,並相應地採取了有力措施。例如,中國大陸的有關金融機構,已承諾再拿出1300億元人民幣,連同原承諾的300億,共1600億人民幣,作為輔助臺商融資之用。臺灣方面,自然也會採取一些配合措施。相信兩岸攜手,全力以赴,相互支援,一定可以奪得這一次共同抗擊國際金融風暴的大勝利。此筆者感思之二。
這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會,像過去三屆一樣,都是把經貿作為主軸來抓,這是完全必要的。兩岸關係應該和平發展,此乃形勢所需,亦兩岸人民所共同期待。然其切入點應在哪?當然是經濟,應是經濟先行,這是攸關兩岸人民生計的大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共同利益所在。在以往三屆會議中,中國大陸曾提出數十項惠臺政策,這一次王毅又宣佈“十項惠臺政策”;與此同時,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亦代表會議雙方公佈“九項共同建言”。相信這些,其對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特別是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一定是大有助益的。此筆者感思之三。
這一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許多與會者都提出了建立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問題,這在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地區競爭激烈,金融海嘯趨緊之時尤為必要。兩岸究應建立什麼樣的經貿合作機制?這個問題已討論很久了,至今莫衷一是。筆者曾為文傾向於建立臺灣蕭萬長先生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機制,但民進黨對於這一機制是持激烈反對態度的,而實際上這個反對並無什麼道理,無非是像反對“九二共識”一樣,認為這是傾向“一中”原則的。不傾向“一中”難道還要傾向“臺獨”?他們把“一中”視同洪水猛獸一般,這正是他們路線上的致命錯誤。兩岸決不能被這些人牽著鼻子走,而應該即刻恢復對蕭萬長先生“兩岸共同市場”的討論,並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建立兩岸相應的合作機制,以及與周邊市場掛鉤的合作機制。此筆者感思之四。
以上四點感思,是筆者為文祝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勝利閉幕之時想到的,臨筆匆匆,難免有不夠周延之處,歡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