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兩岸領導人會面的重大歷史意義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會面。(台灣網資料圖)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會面,開啟了66年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直接溝通見面的先河,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基本思路,只要有決心和誠意,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一定能找出解決方案。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實現歷史性會面,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對臺工作思想指導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一是鞏固深化了“九二共識”的基礎地位。在總結此次會面的重大意義時,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提到,“這次會面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是對‘九二共識’的再確認”。的確如此,會面中雙方再次確認了“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基礎地位,馬英九表示“九二共識”是達成兩岸“永續和平與繁榮”目標之關鍵基礎,習近平更將“九二共識”比喻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定海神針”。“習馬會”除了確認“九二共識”在兩岸和平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也顯示今後要維持兩岸和平,仍然必須以“九二共識”作為基礎。誰能認同“九二共識”,誰就能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誰就能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誰要是否認“九二共識”,必將損害兩岸關係、損害臺海和平穩定,從而成為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罪人。
二是堅定了兩岸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習馬會”為兩岸關係發展敲響第一聲震撼全球的“和平鐘”,更為期待已久的兩岸政治談判創造了開門的條件,一個以“兩岸和平協議”為目標的協商才是落實臺海永久和平最重要的政治工作。會面中“和平”成為雙方高頻次提到的詞彙,由此可見謀求兩岸和平是雙方的共識,也符合雙方利益。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處於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和平安寧的生活和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到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這是兩岸同胞在經歷了幾十年臺海緊張動蕩後所做出的正確抉擇。兩岸關係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績,一切的關鍵都在於兩岸共同選擇了一條正確道路,即和平發展道路。通過這次開歷史先河的會面,讓兩岸各界看到了和平的重大意義,也讓兩岸和平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極大地提振了兩岸同胞對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
三是為兩岸關係實務發展持續增加動力。會面中雙方在許多方面達成共識,除共同維護“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外,在為兩岸人民謀福祉方面,雙方均表示,一些具體事務議題要抓緊時間商談。雙方不僅同意設立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之間的熱線,加強兩岸關係中緊急、重大事務的溝通,而且就兩岸文教交流、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兩會”互設辦事處、陸客轉机、臺灣參與“亞投行”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等具體事務進行溝通,表明瞭雙方持續開展兩岸協商,在經貿交流上互利雙贏,解決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擴大國際活動空間等問題的態度。在民族認同方面,雙方均強調攜手致力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其中包括兩岸史學界共寫史書,共同弘揚抗戰精神。習近平明確表示,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要為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業、交流提供更多機遇、創造更好條件,使兩岸基層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
四是激發了兩岸同胞共同振興中華的熱情。會面中雙方不約而同地談到了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習近平回顧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苦難,表明瞭兩岸同胞共同振興中華的強烈意願,馬英九也表明瞭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屬炎黃子孫的民族、身份認同,表明瞭願意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的意願。經過此次會面,兩岸同胞同心協力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得到大大激發,會面後不僅祖國大陸民眾以及生活在祖國大陸的臺商受到鼓舞,表示了希望兩岸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雙贏,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願,而且生活在臺灣島內的民眾也熱情滿滿,紛紛表示將投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代潮流,共謀民族復興的偉業。
五是彰顯了中國人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長期以來,一些國家一直插手兩岸事務,增加了臺灣問題的複雜性。臺灣問題本質上是中國內部事務,同時又受到外部勢力介入。臺灣海峽一度成為冷戰的前沿,亞太地區的熱點,這不僅是兩岸同胞不堪回首的一段傷痛歷史,也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產生了消極影響。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臺海局勢保持穩定,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讚揚。“習馬會”的成功舉行,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雙方只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出發,採取對話溝通、平等協商的方式,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一定可以創造以和平方式解決重大難題的最佳範例。未來臺灣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必須尋找兩岸溝通的途徑和管道,那種企圖通過充當大國戰略棋子,以此來對抗大陸的思維必定會走入死衚同。
總之,兩岸領導人會面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是十八大以來大陸對臺工作所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其影響將持續發展直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任冬梅,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