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全:臺灣當局荒腔走板的“反制”操作只會自食其果
臺灣的蔡英文當局日前無理阻撓金門舉行大陸引水工程通水典禮,罔顧金門人權益,引發民眾反彈和媒體批評。
眾所眾知,金門縣歷來缺水。目前金門的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僅10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每人平均水資源警戒線。隨著近年來金門用水量逐年增長、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主要水源地下水超抽及鹽化現象嚴重,以及11座湖庫因廢污水污染及湖庫地表水滯留等因素使得水質不佳,目前全島湖庫可用水量僅剩277萬噸,若全數以地面湖庫水支應,僅能供應118天,水情十分嚴峻。缺水越來越嚴重地制約著金門的發展。
福建晉江向金門供水工程,從1995年由金門提出倡議到今年正式通水歷經23年。2018年5月10日至11日,雙方成功進行聯合測試,水量達到設計能力。廣大金門鄉親渴望多年的大陸供水,將源源不斷流入金門千家萬戶,為金門民生需求、建設發展解燃眉之急、免後顧之憂。
而且自大陸引水不僅水質較佳,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從大陸引水到金門1噸水的成本是45.5元(新台幣,下同),但根據協議價,大陸1噸水僅賣臺灣9.86元,比賣給大陸本地還要便宜。這是大陸為金門同胞釋出的名副其實的惠臺措施。
通水典禮原定在6月福建“海峽論壇”上舉辦,卻遭臺灣方面陸委會以“統戰平臺”為由橫加阻撓,被迫延期至8月5日舉行。
金門縣已口頭邀請陸委會、“經濟部”、海基會相關官員及陸方人員共同出席典禮,同一天福建供水公司也同步舉行通水典禮。7月27日,陸委會稱,衡量“兩岸關係的整體情勢以及社會觀感”,此時辦理引水典禮的“時機不宜”,要求金門縣政府待“適當時機”再辦理。
在金門縣政府連續三天對通水議題發出“金門鄉親權益優先,民生基礎建設第一”作為回應,並表示8月5日如期舉辦通水儀式後,陸委會改以“當局不參加、對岸官員不能來、不讓金門縣政府派人到對岸、不能稱典禮只能說觀摩”的“四不處理”,並且還與“移民署”“聯審會議”否決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縣參議翁自保赴泉州參加大陸通水典禮的申請。
蔡當局對通水典禮橫加阻撓,不僅激起金門民眾群起反彈,也引發島內輿論的普遍撻伐。
無黨籍的金門縣長陳福海在金門舉行的引水儀式上表示,“背離民意只會讓人民反感”,金門人在為期盼了23年大陸引水欣喜之餘,也紛紛批判蔡當局把民生議題“泛政治化”,“見不得兩岸之間走得近、走得好,只會拿老百姓出氣”,並擔憂如果蔡當局持續走對抗路線,致使大陸引水工程搞砸,金門人的用水權益將遭到極大損害。
主流輿論指出,兩岸通水工程飽含著大陸人民的深厚情誼,民進黨阻撓金門通水是“罔顧民生、背離民意”,是漠視金門民眾的生存權,“極不聰明,甚至顯得冷酷”,呼籲蔡當局讓金門成為兩岸和解的友善前沿。臺當局前“副總統”呂秀蓮也稱,金廈通水是兩岸的契機,蔡當局應以新的思維改善兩岸關係。(作者:徐曉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