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東:解讀溫總理的“三個適應”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徐博東教授在海峽導報《博東觀海》專欄中撰文,對日前溫家寶總理提出兩岸協商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建立經濟合作機制應包括“三個適應”進行解讀。徐博東認為,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非短期內可以達成,宜採取“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分兩步走”的方案。全文如下:
經濟交流與合作是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主旋律
儘管近些日子來馬當局迫於內外壓力,在兩岸敏感的政治、軍事議題上頻頻隔空放話,彈出了與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不和諧之音,但展望今年兩岸關係的互動態勢,可以預料,依然會以經濟交流與合作為主旋律。而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強刺激下,兩岸協商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並建立適合兩岸特點的合作機制問題,則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迫切需要解決。
溫總理的“三個適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兩會結束後召開的記者會上指出:“兩岸要儘早協商簽訂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並且建立適合兩岸特點的合作機制”。“這個協議和這個機制如果深一步來講,應該包括‘三個適應’:第一就是要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情況;第二是要適應兩岸經貿交流的需求;第三要適應兩岸經濟貿易的特點。總的就是要實現互利共贏。”
溫總理的這“三個適應”,對兩岸協商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乃至建立適合兩岸特點的合作機制,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那麼,如何理解、並切實做到溫總理所說的這“三個適應”呢?
第一,要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情況。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何?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一是兩岸關係渡過了“高危期”,邁入了協商談判、和平發展的新階段;二是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互信基礎仍十分脆弱;三是兩岸急需解決的問題成堆,盤根錯節,千頭萬緒。
“要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情況”,就是既要抓住機遇,加緊進行兩岸協商談判,而任何協商談判又不能脫離兩岸關係發展的實際,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著急吃不了熱豆腐!
第二,要適應兩岸經貿交流的需求。一方面,兩岸經貿交流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發展,已經使兩岸經濟密不可分。然而,兩岸經濟關係的非正常狀況,嚴重制約了兩岸經濟的進一步合作與發展;另方面,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兩岸經濟面臨全球金融風暴的嚴重衝擊,特別是主要依賴外銷的臺灣經濟,更是哀鴻遍野,慘不忍睹。面對即將上路的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態勢,假若臺灣與大陸不儘快簽訂經濟合作協議,並進而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臺灣經濟勢將被徹底邊緣化。
“要適應兩岸經貿交流的需求”,就是要適應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日益向廣度與深度擴展的大趨勢,以及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風暴衝擊的現實需要,儘快協商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探討和建立有利於兩岸的經濟合作機制,真正做到“中國人幫中國人”。
第三,要適應兩岸經濟貿易的特點。兩岸經貿至少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是“特殊性”。它既非“國與國”之間的經貿關係,也不是大陸內部“省與省”之間的經貿關係,甚至和“內地與港澳”之間的經貿關係也不相同。其次是“政治性”。由於臺灣內部藍綠對立嚴重,綠營政黨和政客出於其政治利益考量,動輒將兩岸原本純經濟的議題刻意“政治化”、“意識形態化”,更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和解決問題的難度。再次是“不平衡性”。長期以來,不僅兩岸貿易臺灣大幅入超,投資方面則處於單向投資,至今臺灣方面並未開放陸資入島。
“要適應兩岸經濟貿易的特點”,就是說在協商簽訂經濟合作協議、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時,必須要考慮到上述特點,才能做到既堅持原則立場又“合情合理”,達到兩岸互利雙贏的目的。
“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分兩步走”
眾所週知,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非短期內可以達成。那麼在推動建立這一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溫總理所說的“三個適應”,達到兩岸互利雙贏的目的?竊以為宜採取“先粗後細,先易後難,分兩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經協商談判先達成兩岸經貿合作的“框架性協議”。這種協議可不涉及任何實質性內容,並可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僅規定今後協商的項目及達成各項具體協議的時間表。簽訂這個“框架性協議”的用處就在於:為下一步兩岸協商簽訂急需解決的具體議題打下基礎;為臺灣與東盟及其他國家簽署相關協定創造條件。
第二步,就挽救臺灣經濟急需解決而在島內又較無爭議項目(例如石化、紡織)的關稅減讓與市場開放等議題,展開協商談判,儘快達成協定,推動實施。如此,既為日後兩岸談判累積經驗、增強互信,更可為當前已陷入困境的臺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讓臺灣民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而擴大對馬當局的民意支援度,同時還可使綠營政黨和政客的胡攪蠻纏失去其“正當性”與“著力點”,消彌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