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生:兩岸關係前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張文生今日在華廣網刊文,分析兩岸政治互信概念。全文內容如下:
政治互信,就是雙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也是雙方各自在政治上相互給予對方政治信心。大部分情況下,政治互信是通過各自的言行建立起來的,當然,也不排除通過相互口頭約定、書面協定建立政治互信的情況,比如國際關係中常用的信心建立措施(CBMS)、和平協議等等都是建立和鞏固政治互信的書面協議的方式。
兩岸政治互信,就是海峽兩岸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或者說是海峽兩岸各自在政治上相互給予對方的政治信心。對於臺灣來說,就是要給予大陸“臺灣不會走向分裂、海峽兩岸最終將走向統一”的信心;對於大陸來說,就是要給予臺灣“保持臺海和平穩定,兩岸統一對臺灣人民有利”的信心。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內外政策,兩岸政治互信被破壞殆盡。馬英九上任後,兩岸政治互信得以重建,並且逐漸鞏固,但是由於兩岸長期固有的、歷史所形成的結構性矛盾,目前的兩岸政治互信並非完全穩固。海峽兩岸應當繼續努力,使兩岸政治互信得以進一步鞏固、深化、穩定,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六點意見,其中第一條就指出:“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並且指出:“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一個中國原則始終是建立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只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政治互信才能不斷增強;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政治互信就會遭到破壞。
2005年,兩岸關係以政黨交流的模式,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都先後組織訪問團參訪大陸,不僅使兩岸的政黨關係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而且國親新三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形成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互信,在兩岸的政黨之間建立了共同的政治基礎,為兩岸關係注入了新的動力。
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政治互信的現實基礎。兩岸政黨交流尤其是國共兩黨交流,是鞏固兩岸政治互信的重要渠道。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過程中,重申了“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16字方針,並且明確指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是雙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礎。2009年5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吳伯雄及其訪問團一行,胡錦濤總書記對於國共兩黨交流作了高度的肯定,這是因為國共交流有利於增進兩岸政治互信,有利於促進兩岸溝通與理解,有利於推進兩岸協商談判。
體現海峽兩岸共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也是兩岸兩會談判的政治基礎。馬英九上臺以後,承諾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兩會的復談掃除了障礙。自從2008年6月兩岸兩會復談以來,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分別在北京、臺北、南京舉行了三次會談,雙方共簽署了9項協議和一項共識。兩岸兩會商談的成果是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取得的,沒有這項政治互信,就沒有兩會商談的成果。
兩岸關係的發展,從1949年開始起算,已經走過了60年的時間。目前是兩岸關係發展60年中互動最為密切,交往最為頻繁的時期。這種良性的發展趨勢使得兩岸關係的前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然而,60年曲折發展的兩岸關係積累了種種矛盾和困難,不可能立竿見影,馬上解決。海峽兩岸應當不斷地鞏固政治互信,本著“務實理性、循序漸進、避免對抗”的心態來處理兩岸關係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事緩則圓,假以時日,即使最困難的問題也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