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祺:馬英九應謹慎處理派系問題
資深臺灣問題評論員林修祺7日在香港《大公報》刊文表示,馬英九就任“總統”後,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才展開“馬氏新政”的佈局,即“總統”兼任國民黨主席,實行“以政領黨”、“以黨輔政”,促使黨政密切合作,理順“府、院、黨”三頭馬車不協調的狀況。同時透過黨內權力重組,加速落實國民黨的革新和改造,強調臺灣政黨的革新、民主的進步,就從國民黨做起。馬英九提出,“選舉不買票,執政不貪污,問政不腐化”,其目前改革重點就是清廉改革和地方派系改革。
全文摘要如下:
國民黨受地方派系牽制
長久以來,國民黨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與黑金牽扯不清,又往往受地方派系牽制。四年前馬英九擔任黨主席時,已針對陋習弊端提出改革,但至今成效不彰。最近的例子,就有國民黨籍的張碩文、李乙廷、江連福等人,接連因賄選被判當選無效,對國民黨整體形象造成衝擊。國民黨中央受地方派系牽制的情況亦越來越嚴重,繼苗栗縣“立委”補選大敗後,新竹縣長鄭永金、花蓮縣長謝深山都拒不接受黨中央的縣長提名人而維護自己屬意的人選,宜蘭、南投、臺東等縣也出現扯後腿的狀況,連馬英九力挺的葉金川也在初選中慘敗。
在國民黨“十八全代會”舉行前夕,傳出馬英九針對縣市長提名受制于地方派系的問題說過“寧敗勿濫”的重話,因而引起爭議和反彈。有人認為,從“寧敗勿濫”四字,反映了馬英九對地方派系恨之入骨,想要一竿子打翻所有地方派系;在既未做好準備,又無足夠條件的情況下,馬英九想要剷除所有地方派系,只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在十月十七日舉行的國民黨“十八全代會”上,馬英九正式兼任黨主席。他在致詞中強調,要把國民黨改造為“正派、清廉、勤政、愛民”的政黨。年底三項選舉是硬仗,未獲提名的應展現風度,部分人違紀參選,“一定要斷然黨紀處分,不然黨紀蕩然,黨變成一盤散沙,如何團結!”他特別對地方派系問題作出表態,認為地方派系的形成有其歷史背景,不可因少數派系的不良作風而一味抹黑所有派系。不過地方派系發展不可以淩駕公共利益,更不可壟斷地方資源。他希望派系能在民主機制下良性競爭,為臺灣提供建設性的草根力量。
從這個表態可見,馬英九對地方派系是有科學分析的,肯定的多,否定的少,其改革地方派系的用心和決心,並非如外界所說要根除所有的地方派系,只是對少數搞黑金賄選或與黨中央對著幹的派系頭子,要斷然黨紀處分而已。
新任黨主席燒起“三把火”
馬英九也許有“一人之往可以變成一時代的氣運”之大志,即憑他個人正派清廉品德和法治精神,從改革國民黨做起,將臺灣的政黨政治和選舉文化推向法治和廉潔。在臺灣的選舉文化中,地方樁腳歷來都扮演重要角色,地方樁腳與地方派系實為兩者一體,而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若然國民黨剷除地方派系,或與地方派系切割,則等於把自己的勢力和盟友推向對立面,不僅地方派系會全面反彈,而且民進黨一定會“人棄我取”,把國民黨割棄的地方派系輕易“統戰”到綠營,再次施展“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
馬英九雖然有“菁英政治”和“士人政府”理想,但馬英九及其團隊與政治智囊亦深知地方派系有利於國民黨選舉和執政。那馬英九為何要冒險犯難去碰這個敏感問題呢?馬英九以競選連任為目標並預作佈局,是觀察和解釋其新政舉措的關鍵。
馬英九想要成功連任,就必須做出政績;要扭轉頹勢重振聲望,就必須排除來自黨內派系。山頭的干擾和掣肘。馬英九在十月十七日正式接任黨主席後,立即用“三把火”展現其改革意志和決心:向十二位送禮賄選的中常委閃電開鍘;首次實施中常委全面補選;對違反黨紀的新竹縣長鄭永全開除黨籍。馬英九“清廉改革”的大動作,既有分化和削弱黑金老舊勢力的作用,亦有敲山震虎的心理效應,告誡各方“諸侯”及派系豪強,不得再有所憑藉而對抗“中央”、反對“新政”。馬英九又鼓勵優質且具清新形象的政務官、地方首長及各界代表參選中常委,使中常委作為政策協調平臺的功能進一步強化。這種佈局和作為,對馬英九的連任目標尚算利大於弊。
然而,一個新政、一項改革的推行,必然會遇到巨大困難,如果不能在新舊之間、攻守之間、快慢之間把握分寸,控制平衡,講求藝術,就會改革不成反害己。
改革措施應當有利有節
馬英九在去年“總統”選舉大勝,外界多認為主要靠其個人形象魅力。但黨內人士指出,實情是國民黨的地方樁腳在背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馬英九清楚的明白,如果沒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本土票支援,他是不可能連任成功的。地方派系則可影響或掌握許多本土票,而且愈往南部走,選舉中的派系因素就愈大,故馬英九近年來頗重視做中南部地方派系的工作。
馬英九改革目前的打擊面很小,只限于一些派系的不肖頭目,同時對各地方派系進行安撫和協調。只要持續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改革,只要未來兩年不犯致命的錯誤,馬英九一定可以達到連任的目標。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