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奮:2010選戰卡位 民進黨大佬各顯神通
自下臺後,民進黨的心始終是放在選舉奪權上。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小贏,今年1月上旬 “立委”補選3席全拿,民進黨士氣提振不少,認為執政之路大為縮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要求該黨人士沉住氣,團結起來打好下面幾次選仗。可以說,民進黨的工作重心完全在選舉上,至於臺灣的經濟民生問題只是其選戰中的附屬品。
在民進黨看來,接下來的兩場選舉——2月27日的4席“立委”補選和年底的五都市長選舉,攸關該黨能否登上“大位”,同時也牽動著民進黨各路人馬的心。近來,民進黨“大老”各顯神通,演出一場場既有謀算、也不乏滑稽的戲劇,意圖為各自的最後卡位而戰。
首先看蔡英文。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之初,因其入黨年資淺,選戰經驗缺乏,被認為是“黃毛丫頭”,在民進黨內壓不住陣腳。然而,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和今年1月3席“立委”補選,蔡英文領導民進黨取得選舉勝利,因而聲望大漲,黨內陸續有人拱她出來參選新北市長或臺北市長,甚至提出進軍2012年“大選”。因此,對蔡英文來說,接下來的幾場選舉關係到她個人的政治前途,民進黨選勝,蔡英文才有政治出路。故而在3席“立委”補選結束後,蔡英文口出狂言:“立委補選的7席要全拿,5都也要全拿”,誓死要拼贏幾場選戰。蔡英文一方面要求民進黨人團結一致打選戰,另一方面全力為民進黨選舉佈局、助選。
第二看蘇貞昌。蘇貞昌曾當過臺北縣長,支援率不低,因此民進黨內對於新北市長人選呼籲蘇貞昌參選的聲音較大。蘇貞昌雖被認為是“衝衝衝”的人物,但在大問題上可謂老謀深算,對黨內及其他人士力勸他參加選市長或參加“大選”,他均表示“尚未決定”,企圖謀定而後動。他在公開場合表示民進黨要團結拼選舉,稱“‘五都’選得不漂亮,二○一二就沒希望!”但據說蘇貞昌本人想選臺北市長,意為2012年參加“大選”鋪路。蘇貞昌經常在“噗浪”(plurk)發表意見,企圖由此聚集支援者,提高其民意支援度。
第三看謝長廷。按說在2008年選舉中輸給馬英九200多萬票,謝長廷對2012年的選舉應該有所知退,而且當年他自己也說如果敗選將退出政壇。然而,謝長廷選舉失敗後非但沒有退出政壇,而且還相當活躍,他早在2008年5月就辦起“影子政府網站”。據說謝長廷有意角逐臺中市長競選,已計劃在2月份寒假期間到臺中舉辦名為“走!我們去臺中!”的新文化研習營,該活動行程遍及臺中縣市,猶如一場“大臺中走透透”。近期來,謝長廷還常常通過主持電臺節目和“噗浪”等形式發表政見,企圖通過多種方式吸引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族群,為參選佈局,因而其動向備受人們關注。
第四看呂秀蓮。呂秀蓮曾擔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如今年齡也不小了,按說政壇之事應遠離為佳。但呂秀蓮卻離不開政壇,政治企圖心依然極強,近年來政治動作頻頻。自下臺後呂秀蓮創辦了一份《玉山週報》,去年還傳出擬以該報創辦人身份訪問大陸。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呂秀蓮積極幫助民進黨籍縣市長候選人助選,為自己創造各種亮相機會。對於島內重大事務,如美國牛肉進口風波、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呂秀蓮不忘公開發表看法。近日,呂秀蓮更聲稱要發起“救臺灣運動”,再度要求馬英九“儘速召開會議”,“朝野”共同解決問題。
第五看陳菊。現任高雄市長的陳菊去年為世運會觀光行銷到北京訪問,一時贏得不少好評。然而事隔不久,陳菊等民進黨在南部地區的執政縣市長利用“八八水災”,邀請達賴訪台,隨後又在高雄電影節中放映新疆分裂頭目“世維會主席”熱比婭的紀錄片,並擬邀熱比婭訪台。有認為陳菊是提前將政治生命打了折扣。然而,陳菊並不罷休,尤其是“五都”市長選舉,對於連任高雄市長是志在必得。因此,對民進黨中央將“五都”市長人選延後到5月份決定之舉措大為不滿,認為是有利於她的競爭對手,為此與黨中央拗了一把。
第六看陳水扁。本來身在獄中的陳水扁對於目前臺灣選舉沒有插足的資格與餘地,但不甘寂寞的陳水扁自有其“高招”。近日,傳出陳水扁之子陳致中考慮參加五都市議員選舉。據說,這與陳水扁親信幕僚的“紛紛勸進”有關。而陳致中在看望獄中的陳水扁後首度鬆口稱:“參選只是服務的模式之一”。1月28日,陳水扁“特別交待”扁辦秘書江志銘,“以過來人身份,多多關照對選舉還不是很熟悉的陳致中”,並要求江志銘等人在五都市議員選舉中組成“一邊一國連線”。可見,陳水扁試圖通過其子“代父出征”的手段,繼續插足臺灣政壇,搶佔民進黨的利益大餅。
儘管民進黨中央要求黨內人士對“五都”人選採全民調、不爭議,但黨內各路人馬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讓人們如看一場場鬧劇。日前,民進黨“臺獨大老”辜寬敏發話將有關“大老”狠批一通。近日,又有民進黨青壯派前“立委”鄭運鵬等人跳出來反對,要求“天王參加‘大選’就不要選‘五都’”。此外,我們也看到,儘管民進黨內鬥不斷,但在“外鬥”時還會團結一致。由於民進黨至今仍抱著“臺獨神主牌”不放,精於選戰的民進黨在今後的選舉中會攪渾水,在兩岸關係上繼續進行毒化宣傳,拖馬英九的後腿,其破壞作用不可小視。(劉國奮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