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靜:兩岸關係穩定 臺灣加了分數
馬英九就職兩週年,他在記者會時透露,第一季GDP突破兩位數,全年經濟成長率將在亞洲四小龍中居冠,洛桑管理學院(IMD)公佈2010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竄升到第8名,創歷年最佳紀錄,代表施政方向正確。他覺得臺灣的進步,還是緩慢,需要加速進行,提出“大步向前,開創黃金10年”。
南方朔先生繼續澆冷水,他表示,洛桑管理學院的調查是順著當時的邏輯延伸,接受民調的企業領袖,並不在意結構性的問題,因此這份調查的結果並不可信,高興一天就好。今年3月,臺灣接單境外出貨首次超過5成,代表臺灣雖然經濟好轉,老闆能賺到錢,但就業機會並沒有增加,失業問題沒解決。臺灣內部必須要有自主性的考慮,臺灣老百姓才會得利,但現在都是在讓企業大老闆得利。他還警告,臺灣目前的債務已經超過一個GDP,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就會出現債信危機。
“行政院主計處”日發佈4月份失業率為5.39%,是15個月來的最低點。較3月下降0.2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月也下降0.37個百分點,已連續8個月下降;1至4月平均失業率為5.63%,則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4月就業人數為1,041萬4千人,較上個月增加3萬人,增幅0.29%,其中製造業與營造業分別增加2萬5千人與1萬1千人,但批發、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則分別減少7千人與4千人。
失業人數為59萬3千人,較上個月減少3萬1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2萬8千人,已連續10個月減少;初次尋職失業者與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也分別減少8千人與3千人,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則增加5千人;累計1至4月平均失業人數為61萬9千人,仍較去年同期增加5千人。
失業率創下15個月來的新低,主要是因為景氣復蘇,僱主增加雇用人力所致,但如果要達到年底前將失業率降到5%的目標,失業人數必須再減少3萬7千人,就業人數要再增加16萬7千人。 想達到這個目標,還需一番掙扎和努力。
南方朔先生的觀察也無大錯,企業老闆得先賺到錢才能增加僱員,社會上的失業情況方有轉機。這個情況已經在發生,只是不如大家企盼得那麼快。臺灣的生產製造業大量外移,企業老闆接到大批訂單後,立即在大陸和越南等地臺灣老闆設立的工廠大批雇用人員,留在臺灣境內的研發設計單位,人事變動不大。
另外一個數字顯示出,臺灣的就業情況逐漸轉型,服務業成為就業熱門。根據“勞委會”統計,近5年人數成長最多的職務中,前三名是:電話客服、公關、證券經紀。第4名和第5名大爆冷門,分別是醫院管理員和禮儀師。禮儀師,即殯葬服務人員,中國人傳統概念上很忌諱的行業,在臺灣可以拿高薪,慢慢被接受,成長快速。臺灣人注重養生、健身,健身師也成了熱門行業。
臺灣的經濟結構正在起變化,許多傳統產業不復有昔日的輝煌,可能從此走入歷史。臺灣人必須要發揮創意,發展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生財之道。民進黨反對ECFA的主要說辭是簽署ECFA協議後,傳統產業受到衝擊,造成大批傳統產業的工作者失業。但是臺灣的傳統產業數十年來一直受到新科技的衝擊,轉業另謀新技能、創造新事業的故事屢見不鮮。
新任“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認為,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將有利於紓緩島內就業問題,因為ECFA的簽署顯示兩岸關係穩定,大幅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進而提高外商來臺投資意願,在中國大陸的臺商會因為兩岸關係改變,願意回臺投資,都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金融海嘯過後,世界各國的發展很不同,目前臺灣最大的優勢是兩岸的障礙已逐漸突破,過去臺灣對大陸只有單向投資,將轉為雙向對流,如何掌握這個商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許多國際私募基金詢問有關臺灣投資機會,代表兩岸洽簽ECFA,愈來愈多國際投資機構有興趣重新了解臺灣。新公佈的IMD國際競爭力報告,臺灣的排名大幅度上升,也是因為ECFA的洽簽,兩岸關係趨於穩定,為臺灣加了分數。(作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