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兩岸“書同文字”有助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
兩岸邁向“書同文字”有助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
馬英九日前出席“2010文藝雅集暨風華再現”聯合特產時表示,傳承中華文化是他必須達成的使命與責任;他在臺北市市長任內,首度舉辦“漢字文化節”,熱切推廣、發揚漢字文化,乃是為傳承中華文化,是一種基於文化本位的考慮。馬英九也期盼,大陸採納“識正書簡”做法,希望兩岸交流能促使更多人認識正體字。
眾所週知,馬英九在臺北市市長任內,對於漢字文化議題也投入不少心力。而目前臺灣“中華文化總會”,除了努力申辦將漢字列入 “非物質性”世界文化遺產,以及推展種種兩岸漢字文化藝術活動外,也正在結合學術企業界的力量,嘗試進行 “雲端科技辭典”的編纂工程,相信這個工程的順利實現,對於全球華人來說,都將是莫大的福音。
然而,海峽兩岸的人民明明是同文同種,同祖先同歷史,僅有一海之隔,如今卻使用著兩套文字系統。經過50年來各自發展的結果,對於兩岸的青年學子而言,早已形同陌生的文字,實為憾事。書不同文,是目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深藏兩岸同胞心中的隱痛。面對此種“書不同文”的窘境,不少專家學者常構思化解之道。
想要達到兩岸 “書同文字”的目標,就現階段情勢來看,自非可一蹴而就的。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面對現實,認清問題的癥結,舍異求同,加強溝通。大家必須敞開胸懷,站在為華夏文化奠基的歷史高度來看問題,並伸出友誼的手。大陸方面不妨考慮推動“識正書簡”措施,而臺灣方面也應立即實施 “書正識簡”措施,互相承認,接納對方。這只要在兩岸中小學教科書內,將課文中所出現被簡化過的簡、正體字集中附在書後,並逐字以括弧注出其所對應的正、簡體字便可奏效。唯有如此,方可望真正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交流宗旨。
此一目標,完全符合兩岸人民乃至全世界所有華人的共同利益,只要兩岸當局能為中華文化慧命著想,必可很快獲得共識,達成“識正書簡”與“書正識簡”的短期目標並不困難。
尤有進者,“書同文字”的長期目標,是結合兩岸書法家及文字學學者的力量,再共同編訂一套手寫體的“草體漢字”,可以利用傳統漢字書法中的行、草書,並將大陸“簡字體”也納入,應可以為自民國初期以來漢字系統的“唯楷”窘境解套,其實也是絡結兩岸簡、正體字爭議的釜底抽薪辦法。
中國歷代對於漢字的運用,始終是在楷、草雙軌並行的態勢下發展。直到毛筆書寫工具被西方硬筆及電腦打字等現代科技產品取代,原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尺牘體”無形中遭到了罷黜,作為尺牘主調的行草書體,也因此淡出了歷史舞臺。尤其癥結出在清末以來的漢字系統把印刷體與手寫體混合為一,只有寫來費時的楷體系統,而缺乏可獨立行用的簡便草體系統。以致長期以來,兩岸人民乃至所有華人,總不免為漢字書寫繁雜而傷神。
如今,可以順勢化解兩岸簡、正體字爭議之道,應思考讓楷、草分體並行。印刷體宜採正體字,不妨力求莊重嚴謹,藉以通達傳統之古;書寫體則融合行、草書及簡體字之精華,不妨力求精簡迅捷,藉以開拓現代之新。唯有超越簡、正體字二元對立的單線思考模式,才能夠順利化解兩岸 “書不同文”的窘境,從而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之凝聚大有裨益。(作者潘錫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