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堂:物價波動 不應一味責難馬當局
島內因油電雙漲導致物價蠢蠢欲動,引起消費者的恐慌。《海峽導報》4月29日發表刊載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潘錫堂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抑制物價波動。面對油電價合理上漲,馬當局尤應傾聽各界聲音,提出配套措施,降低油電價格上漲對民眾生活、企業營運的衝擊,民眾與企業也應體諒。馬當局與各縣市政府都責無旁貸,必須通力合作;否則,在物價不穩之際,一味責難馬當局,那就無異於落井下石。
全文摘編如下:
面對島內油電雙漲所導致的物價蠢蠢欲動,為避免造成通貨膨脹,馬英九日前指示“行政院”,以所有政策手段來穩定物價;並希望“經濟部”以最快的速度,檢討“中油”與臺電的經營績效。
臺灣油電之所以必須雙漲,道理很簡單,就是過去多年來,主政者為討好選民,背離市場原則,捂住油價、壓著電價,不使之隨著全球市場調整。然而,總有撐不住的時候,馬當局只好痛苦地做出決定,掀開壓力鍋。壓力鍋一旦掀開,民生物價齊漲。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最直接的感覺,就是新台幣變“薄”了。
根據臺灣“主計處”估計,今年4月油價調漲後,將影響CPI(消費者物價指數)0.24%;5月電價調漲後,將影響CPI0.46%。“經濟部長”施顏祥雖宣示,今年CPI若超過2%將下臺負責,但內部評估,油電雙漲後,CPI漲幅將達到2.29%。換言之,民眾從5月起或會真正面臨高物價夢魘,加上健保新制可能于明年元旦實施,屆時島內通貨膨脹狀況將更加嚴重。
因此,臺當局此刻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穩定物價,避免造成消費者恐慌。馬當局在對外說明油電漲價相關事宜時,應用更感性方式,從民眾感受出發;當查到有商家哄抬價格,就立即公開查處。
在抑制物價波動的具體做法上,“行政院”物價穩定小組已要求家樂福、大潤發等7大賣場設立抗漲專區,增加餅乾、飲料、蛋、冷凍食品等供應,並要求“供貨商不漲,賣場也不漲”。“經濟部”查價小組每月由查價2次改為一週一次;“內政部”及“法務部”加強稽查囤積居奇和哄抬價格等行為。
這一連串做法對抑制物價波動,應可發揮一定作用。但要想更大程度解決問題,除了廠商配合外,縣市政府也要在權責範圍內,同步落實馬當局政策。但從各縣市執行現況來看,顯然藍綠有別,藍營“執政”的縣市多半配合“中央”,而綠營縣市則是批評責難多於支援。
總之,面對油電價合理上漲,島內民眾仍處調適階段,馬當局尤應傾聽各界聲音,提出配套措施,降低油電價格上漲對民眾生活、企業營運的衝擊,讓島內痛苦指數下降。同時,民眾與企業也應體諒,島內油價在東亞地區仍是最低的,民生用電與工業用電都是第四低,調漲油電價格是必然趨勢。民眾、企業與當局都應立即行動,落實節能減排,積極開發替代性能源,使社會儘快度過油電雙漲的陣痛期。最後,物價波動衝擊臺灣整體利益,馬當局與各縣市政府都責無旁貸,必須通力合作;否則,在物價不穩之際,一味責難馬當局,那就無異於落井下石。(潘錫堂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