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花鉅資軍購 真不該

2012-09-18 08: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五年兵力整建計劃”,主張未來對外軍購將從單純的 “實體軍購”轉變為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採購後在臺自製。《海峽導報》17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點評臺灣軍購一事。文章指出,臺灣經濟日益困難,反而在計劃花鉅資採購武器令人不解,特別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臺灣當局還大規模對美軍購,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影響兩岸的政治互信,對臺灣、對兩岸均是“有害無利”。

  全文摘編如下:

  在臺灣經濟日益困難、失業率上升與全民健康保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臺灣當局不是將有限的資源與經費用來搞投資、搞建設,也不是用來解決社會保障不足的經費,反而還在計劃花鉅資,不斷從美國大規模採購武器,令人不解。

  日前,臺“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五年兵力整建計劃”,主張未來對外軍購將從單純的 “實體軍購”(即購買武器成品)轉變為技術及關鍵零部件採購後在臺自製,同時採取“共同研發、合作生產優先,現貨採購次之”的政策。其中,計劃在5-10年內對美武器採購清單經費達5000億元(新台幣,下同),若加上未來可能採購的柴電潛艇3000億元、66架F-16C/D戰鬥機3000億元,總採購金額超過上萬億元。

  如果臺灣經濟發展仍在上升階段,在繁榮時期,臺灣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進行適當的軍購,還情有可原,但問題是在臺灣經濟走下坡路、經濟困難不斷增大的情況下,還不惜代價從美國大量採購武器,就讓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

  今日臺灣經濟困難原因眾多,主要是大環境變化與經濟競爭力相對下滑等造成的,但龐大的軍事預算與對外軍購,造成對投資與建設的排擠效果也不容忽視。冷戰時美蘇軍備競賽,搞軍事擴張,最終拖垮前蘇聯,讓前蘇聯經濟大倒退。臺灣當局在“軍事安全重於經濟”的思維下,不僅在軍事發展上投入巨大,積極研發新型武器,而且花費鉅資不斷增加對美軍購,確實影響到經濟建設。據美國國會研究處的一份報告,近20年來,臺灣向美國購買的軍備總額超過1萬億元,平均每個人對美國的貢獻近4.5萬元。其實,臺灣對美實際軍購總額遠不止於此。如果將其一半用於經濟建設,可以建設許多工廠,可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

  目前臺灣經濟非常困難,臺當局卻提不出有效的刺激經濟的政策方案,關鍵在於當局沒錢。臺灣財政收入增長緩慢,債臺高築,“中央”總債務超過5萬億元,當局沒有錢進行投資與建設,無法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據統計,近年來,臺“政府投資”每年以逾10%的速度衰退,今年預計投資4271億元,較上年減少11.4%。同時,臺灣當局到處招商,鼓勵民間投資,也積極爭取大陸投資,但臺當局卻將鉅額經費用於軍購,似乎仍然是“軍事優先於經濟”。對美軍事採購就是用臺灣的錢購買美國武器,刺激美國軍工工業,增加就業,拉動美國經濟增長,而無助於改善臺灣經濟,反而會進一步拖累臺灣經濟。

  特別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時期,臺灣當局還大規模對美軍購,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影響兩岸的政治互信,對臺灣、對兩岸均是“有害無利”。

  臺灣當局應該清醒,不要再將更多的錢用來搞軍購,再多的武器也保護不了臺灣,臺灣的安全來自於兩岸和平發展與未來的國家統一。在當今形勢下,臺灣應該大大壓縮軍費,縮減對美軍購,將有限的資源與錢用在經濟建設上,用在改善民眾生活上。如果馬當局能夠果敢決定未來5年、10年不軍購,將上萬億元的軍購預算用於經濟建設,用於投資,用於繳納不足的二代健保費,用於改善就業,必將造福臺灣人民,馬英九的“執政”困境會大幅改善,低迷的民調將會大幅回升,馬英九也將創造新的“執政史”。(王建民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