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兩岸和平協議簽署可能性縮小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14日在第二十四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太陽花學運”是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轉捩點,直接導致國民黨在同年底“九合一”選舉中的慘敗,島內社會政治格局與藍綠政治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預示著馬英九執政“盛世”的結束,預示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黃金六年”的終結,兩岸關係發展從此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階段,面臨更為複雜多變的新形勢、新挑戰。
王建民指出,2008年初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到2014年春臺灣爆發“太陽花學運”前六年時間內,不僅是馬當局執政成績最為顯著的一段時光,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段黃金歲月,短短6年時間內,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兩岸簽署了21項協議,實現了兩岸直航、大陸民眾赴臺旅遊、“陸資入島”等重大歷史性發展。
然而,由於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綜合實力的增強,整個社會呈現一幅積極進取與大發展的新景象;而一度在經濟上大幅領先大陸的臺灣卻陷入新的發展困境,經濟增長顯著放慢,經濟競爭力持續下滑,另一方面是貧富差距與薪資停滯等社會問題更加突出,臺灣民眾的思想意識受到強烈衝擊,對大陸的優越感逐漸消失,自信心受到衝擊。特別是在綠營媒體的誤導與操作下,臺灣島內部出現一種“恐中”、“懼中”、“抗中”與“反中”甚至“仇中”的焦慮情緒與社會現象。
王建民認為,在持續盛行的“民粹主義”激蕩下,在臺灣社會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臺灣島內出現的“懼中”、“恐中”、“抗中”、“反中”、“反國民黨”的社會現象以及不利兩岸關係發展的種種論述,已經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如果這一社會現象與社會環境得不到有效扭轉,還會持續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造成嚴重障礙。
他又指出,在“藍消綠漲”與藍綠政治對抗背景下,臺灣執政權的不規則週期限性變化與不確定性,給兩岸關係發展所帶來的風險與困難越來越大。2016年初臺灣兩場重要選舉的不確定性與結果,會直接影響未來四年或八年甚至更長時期內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就“立委”選舉而言,變數頗多,雖然還無法準確預測選舉結果,但總體上將呈現“藍減綠增”態勢,最大的可能結果是藍綠席次較為接近,也不排除綠營成為多數的可能性。
未來臺灣“立法院”藍綠政治結構與力量對比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立法院長”的選舉,不排除民進黨人士出任“立法院院長”的可能性。一旦這一局面出現,“立法院”對行政部門的配合(若民進黨執政)或阻撓(若國民黨執政)的牽制力進一步增強,並將對兩岸關係發展生產重大制約力與影響力。
此外,王建民認為,中國國民黨只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的中心思想,堅守“兩岸一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堅定鞏固“九二共識”,明確反對“臺獨”,才能實現黨的團結,凝聚黨的力量,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由於島內社會政治大環境的變化與歷史的發展,未來國民黨能否堅持這一政治立場,能否處處堅守“中華民國憲法”,能否讓國民黨回歸“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憲政體制論述,避免“中華民國空洞化”,避免“中華民國臺灣化”,同時同“臺獨”分裂勢力進行堅決的鬥爭,在當下的臺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說,國民黨在一個中國問題、統一問題上的大倒退以及政治方向的模糊,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潛在重大挑戰。
王建民又表示,臺灣“立法”部門對行政決策機構與部門的介入是明顯的,尤其是在兩岸議題上更為明顯與突出,將嚴重縮限與影響行政部門的兩岸事務權力,可能會造成“立法”、行政部門的權責混淆與權責不清,會有嚴重的法律與政治後遺症,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不利影響與牽制更大,未來臺灣行政部門與大陸的任何協商、談判、協議簽署甚至高層往來等都要受到立法部門的介入與干預,必將嚴重影響兩岸關係的順利、健康發展,特別是兩岸和平協議簽署的可能性大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