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王鶴亭:蔡英文兩岸核心立場難取信於人
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河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王鶴亭在論壇上發言。(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3月22日南寧訊 (記者 李傑)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河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王鶴亭在論壇上發言指出,在臺灣,民進黨已進入“預備執政”或者“準執政”狀態。民進黨的一貫立場與執政經歷使得人們對其兩岸政策並不能抱持樂觀期待,這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變數”。
王鶴亭指出,蔡英文作為“理念型臺獨”人物,民進黨作為“臺獨”色彩的政黨,“一中一台論”是其兩岸政策基本立場的內核。此種個人理念和政黨主張一旦滲透在公權力行為中並經過政治社會化,必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成持續而深遠的衝擊,雖然不會出現當年陳水扁公然訴求“法理臺獨”的亂象,但會在實質上導致兩岸之間漸行漸遠。
“臺灣共識論”是加貼“主流民意”、“共識民主”標簽的“一中一台論”
民進黨一貫強調“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未來臺灣的前途,應由臺灣的2300萬人自行決定,此乃現階段臺灣人民的最大共識”,並斷定“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統獨態度,以及臺灣與中國的關係,與本黨在1999年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的立場已趨於一致”,換句話說,民進黨的主張即是“臺灣共識”。其目的是要以“臺灣共識”之名將“一中一台”的分裂立場強加於民意之上。
“維持現狀論”是臺灣“事實獨立論”的拓展版和“臺灣共識論”的升級版
蔡英文為所謂的臺灣共識提供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維持現狀,宣稱“維持現狀”為臺灣社會的最大共識。相對於“臺灣共識論”只談程式而不講具體內容,“維持現狀論”增加了一個空洞而模糊的階段性目標,但忽視兩岸各方對“現狀”定義的歧異,刻意回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而在未來民進黨的話語中,卻可以指責大陸破壞現狀。
民進黨一方面宣稱維持現狀並向美國保證會持續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方式,另一方面又公開否認“馬規蔡隨”,強調不會因襲舊當局的做法,這反映了蔡英文對“現狀”的定義不可能與其他各方達成共識。在民進黨將臺灣界定為“事實獨立”並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中一台”的“現狀”下,抽掉“九二共識”這一基石,以“目標”取代“現狀”,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實際上是在破壞現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穩定現狀恐難以維持。
“現行憲政體制論”成為“維持現狀論”的補丁
在外界壓力下,蔡英文不得不對如何“維持現狀”作出回應,提出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然而這一論述有三個關鍵的觀察點:“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在臺灣“中華民國”論述的內涵有三種 ,分別是“中華民國”是整個中國,這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論述;“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獨臺”論述;以及“中華民國是臺灣,臺灣是中華民國”的“臺獨”論述,第三種是民進黨的主體論述。
而“現行”則大大削弱了“中華民國憲法”中原本就一再被縮減的“一中”架構的約束力,而且“修憲”等手段也是“現行”體制的一部分。
同時“憲政體制”也是動態的,蔡的幕僚表示,“依蔡的想法,這和現行‘中華民國憲法’仍是‘一中’架構無關,而是將兩岸關係納進憲政體制”,“有了憲政體制的根基再回頭審視‘九二共識’,民進黨認為這個名詞是被創造出來的,不是在民主、透明或全民共識的基礎下談判出來的” 。從馬英九的“守護中華民國憲法”到蔡英文的遵循“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一中架構”的穩定性被降低,兩岸關係中不確定性與障礙因素大大增加。
王鶴亭指出,綜合以上三點加以觀察,雖然蔡英文意圖以“現行憲政體制論”來銜接各方立場,但根本立場不加以調整,對“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著力點也不同,難以取信於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