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臺商深耕大陸新動力
南開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朱磊(圖片來源:網路)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大陸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2016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總量突破74萬億人民幣大關,同比增長6.7%,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超過30%的貢獻。海內外經濟學家和權威經濟機構普遍預計,2017年大陸仍將是世界經濟最強勁的發動機。從某種程度上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敗,關係到大陸經濟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繼續為世界經濟發揮引擎作用,能否成功引領全球經濟結構性改革步入新階段。
從大陸深化改革開放的方略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非簡單複製西方經濟供給學派的“供給管理”概念,而是希望通過改革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從而避免潛在經濟增速的下行,其實質是“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領域的延續和聚焦。去年是大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重點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經過多方面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效果,部分領域成果超出了預期。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圍繞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繼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四個方面穩步推展,這將為大陸經濟平穩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臺灣經濟與世界經濟連接度高,臺灣資通訊、精密機械及石化產業等優勢產業在全球或區域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來臺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業面臨國際品牌企業擠壓,臺灣面板、石化、LED、半導體等產業面臨大陸產業鏈在地化及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抓住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契機,加強兩岸經濟合作,不但有利於臺灣經濟社會向上提升,還有利於臺資企業提升競爭力,加速臺商在大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優勢、搶得商機。在大陸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調整供給方向、優化供給結構、滿足高端內需的過程中,臺資企業可以發揮其產業供應鏈垂直整合綿密高效、設計能力突出、經營方向靈活等優勢。尤其是,臺灣服務業差異化、市場區隔高度細分及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等優勢,都有利於拓展大陸新的高端內需市場。
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共用經濟的出現,為兩岸中小企業、基層和青年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兩岸科研人員可以聯合開展研究開發活動,推動兩岸科技園區、孵化器、大學園區之間開展合作與創新創業。大陸把“降成本”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提出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具體包括降低企業經營負擔、減稅降費、適度調控工資漲幅、逐步降低物流費用等措施,使臺商在大陸經營也能得到“降成本”的優惠。在“補短板”方面,大陸正在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和精準性,繼續在基礎設施升級、醫療資源擴充更新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和科技創新,這使臺商可以參與大陸技術創新工程,實現兩岸科技創新有效對接,也會對兩岸在相互投資、製造業和服務業合作等方面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除製造業與服務業外,農業仍然是兩岸合作大有可為的領域。多年來,臺灣基於“三生三農”——生產生活與生態、農業農民與農村——的觀念,在農業領域發展出一些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優質農業、安全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綜合發展的局面。農業科技較為發達、農業經營理念較為先進、農業管理經驗較為豐富的優勢對臺資農業企業在大陸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在大陸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的過程中,臺資農業企業可以利用農業技術開發與應用經驗較豐富、實用化高新技術較領先、改良品種較多、農產品加工運銷技術較發達、機械化程度較高等優勢,主動參與鍥入大陸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大陸廣大的農村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為大陸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綠色化、農民新型化做出獨特貢獻。(作者:朱磊,南開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