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賴神”難救民進黨民調下滑危機

2017-12-11 13: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一個月來,由於蔡當局接連失策、失言、失能,臺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政治聲望驟然大幅下挫,蔡英文聲望也隨之跌回谷底原形。這不但體現了民意對蔡當局“亂政”的否定,也讓綠營擔憂形成“破窗效應”,危及民進黨的政治氣數。

  賴清德上任之初,不但通過“務實臺獨”表態聚攏綠營基本盤,更以強勢施政和柔軟身段一度成為島內最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這與聲望第三度陷入“死亡交叉”的蔡英文形成了強烈對比。再加上賴本人有意無意凸顯“賴能而蔡不能”的政治作秀,以及綠營刻意炒作輿論,更讓原本就非常微妙的蔡、賴競合關係,發酵出更為濃厚的政治算計味道。一時間,賴清德不但被視為蔡當局“中興之臣”,更有一統綠營並攜民望劍指2020之氣勢。

  然而近來,隨著具體施政的鋪陳,賴清德行政團隊不但在社會最關心的“五缺”等經濟議題上毫無建樹,更經過“軍人年改”、“長照政策”、“修改勞基法”、“獵雷弊案”和空污治理等議題上的幾番折騰,暴露出局限性。據綠媒“美麗島電子報”、“臺灣民意基金會”近期民調,蔡英文民望再度重挫,賴清德本人的信任度、支援度均有超10%的大幅下跌並跌破5成,民進黨喜好度也應聲下降7.7%。雖然島內民意如流水,但除非爆發重大意外事件,民意鮮少在短時間內出現暴增暴跌狀況。因此,“賴神”民意驟降體現出多面向的複雜政治意涵。

  一是賴清德民望下跌昭示民進黨“亂政”自損基本盤。

  其一,泛綠選民成為賴民望下跌的主因。交叉分析顯示,蔡賴民望在綠營大本營的南部縣市,如高屏、雲嘉南等鐵票區普遍出現了超過10%的下跌,比北部都會區更甚,特別是在民進黨初選內鬥醜聞不斷、滿城風雨的地區,往往是跌幅最大的地區;而整體泛綠選民對賴的支援度狂瀉逾15%,跌幅超過中間選民,對蔡英文支援度也僅有五成。這些指標意味著,以往只認顏色的死忠綠營支援者已有半數不認同蔡當局的政策。

  其二,民進黨與社運、青年力量矛盾激化。賴清德“低薪功德說”失言其所映射的賴清德個人潛在價值觀。再加上從賴到其下屬徐國勇、林美珠、何佩珊,以及嘲諷抗議勞工的邱議瑩等人,不斷暴露出對“勞基法”“修法”中的政黨背信行為毫無羞愧,在政策和輿論的放大效應下,自然進一步激化民進黨與社運團體的矛盾。蔡當局上臺後一一收買各路異議者,連貫成利益共同體,然而,廣大勞工和正在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卻始終是被損害者,“勞基法”“修法”是民間長期反民進黨情緒醞釀的爆發點。正如《聯合報》所言,民進黨蛻變為“資本退步黨”,其召喚出的以“反國民黨”為重心的“社運大神”,如今已擺脫藍綠框架,變成“反經濟現實”的抗爭幽靈。

  二是賴清德聲望滑坡恐導致民進黨“破窗效應”。

  綠營更為憂慮的是,賴清德引發的負面評價和消極影響不斷在民進黨內擴散。其一,“網路酸文化”炒作賴清德槽點。在島內“網路酸文化”中,賴清德頻頻發表“幹話(假大空話)”激發出“全民嗆賴”的熱情,輿論如對待“大鵬部長”馮世寬一樣,用顯微鏡去檢視賴所有言論、炒作“槽點”,每句都“酸到爆”。例如,賴稱“2018民進黨贏得機會很大”,立即被網友狂噓“莫名自信、嫌票太多”、“明年投別黨給DPP教訓”。媒體人單厚之就此評論到,“黑賴清德、黑民進黨成了一種潮流,以及關懷弱勢、民胞物與的標誌”。這對政治野望路人皆知的賴清德而言是不小的打擊。其二,反賴反蔡民意正外溢為“破窗效應”。島內民間除了廣貼“功德院”,還惡搞其他當局單位,包括因蔡親日路線而將“總統府”稱為“總督府”,以及將頻繁操作“去中國化”的“文化部”改為“分化部”等。這些跡象顯示,對賴的不滿正迅速擴散為對蔡當局的全盤否定,“破窗效應”正在形成。(作者:劉匡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