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匡宇:陳明通美國行對大陸有“善意”嗎?
日前,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訪美,陳明通行前,陸委會恰好完成了“更名、升格”,一方面此舉為陳此行抬高了規格,另一方面,通過陳此行的任務和動作,也可觀察臺灣方面陸委會功能及蔡當局兩岸政策的新變化。
陳明通在美國發表的一些言論,表面上似乎在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觀點,作態對大陸“釋出善意”,但其論調主旨卻是將兩岸關係與西太平洋戰略形勢掛鉤,渲染“新中國威脅論”,凸顯臺灣站在“印太民主聯盟”前線的“戰略價值”。
一是向美方探口風企圖擺脫“棋子之憂”。事實上,在美國頻繁以“美艦穿行臺海”等舉措打“臺灣牌”之時,蔡當局被特朗普政府當做棋子而邊緣化、籌碼化。陳明通此次會見美方官員,是希望更多了解美國的戰略規劃、未來步驟和具體需求,改變其目前在中國大陸和美國之間尷尬的“籌碼”角色。
二是對美方表忠心以謀求“戰略契合”。陳明通延續蔡英文6月26日法新社專訪論調,在中美兩國博弈的大背景下,更多強調臺灣在“印太戰略”中對圍堵中國大陸的價值,以及配合美國的對華價值戰、規則戰、輿論戰,用臺灣的民主化經驗與“中國模式”、“銳實力”相區隔,刻意歪曲、誇大和升高兩岸意識形態分歧和政治制度之爭,講美國人愛聽的話,取悅迎合美國的戰略需求。
三是陸委會對美溝通企圖開闢“新管道”。蔡當局上臺後,除保留政治公關公司運作非政治性法案及議題性遊說,臺美高層互動、兩岸關係及區域安全的溝通則由“安全”體系管道主導。主要是通過美方白宮國安會和國務院、國防部,對接臺灣“安全委員會”和外事部門、防務部門兩個層級建立的直接溝通管道。
蔡當局人士自稱,美國和臺灣近兩年來針對臺海關係和區域安全議題保持著頻密的資訊互通。而陳明通此行,以其處理兩岸事務的陸委會主委身份從事對美溝通工作,是試圖“出口轉內銷”,開闢以陸委會體系對接美國政界、智庫的新溝通管道,實現“從國際走向兩岸”和“沒有建交的建交”。
四是用虛偽“善意”試圖愚弄兩岸視聽。儘管陳明通涉及“中華民國存續史觀”、“兩岸分治狀態”及“中國民族集體記憶”的言辭被一些島內人士解讀為是在“呼應民族認同”,“與民進黨傳統主張不一樣”。但細看陳的用語,其所謂的“中華民族被西方壓迫的集體記憶”論有意遺漏了臺灣受日本殖民的歷史,隱蔽而刻意地將兩岸做出區隔,本質上是貫徹蔡英文“媚日反中”的路線。
更何況,安排此次論壇的臺灣“民主基金會”去年還曾在日本“臺獨”、“藏獨”、“港獨”及日本軍方熱議“中國崩潰”;陳的上司賴清德仍自稱“臺獨工作者”。這樣一個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人背面鬼的民進黨當局,將其政治上的虛偽錯亂自詡為“軟硬兩手”,又如何真正表現出善意,甚至取得大陸信任?
觀察陳明通此行,其秘密行程與美國暗通款曲,謀求深度融入美國戰略;公開言論則宣示“不會靜默不語”展現與大陸對抗意志,甚至高調與美國“價值共鳴”。但民進黨當局面對兩岸僵局又拿不出“自己的鑰匙”,此時再談“維持現狀”已絲毫無助於緩解兩岸關係緊張,充其量只是為推卸責任、迎合美國、欺騙民眾的選舉語言和政治操作。(作者:劉匡宇,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