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一篇載入對臺工作史冊的重要文稿

2018-12-13 16: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這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對臺工作綱領性文件,像是改革開放元年─1979年的第一隻報春燕,代表大陸億萬同胞給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送去新春第一聲親切的問候。這篇飽含濃濃深情的文告,融化了兩岸之間長達三十年不相往來的堅冰,開啟了海峽兩岸化干戈為玉帛和平發展的大門,也成為四十年來指導對臺工作的重要文獻。

  應運而生的《告臺灣同胞書》

  自1949年臺灣問題形成以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就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

  四十年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們國家內外形勢發生了一系列歷史性的重大變化。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上海公報”),開啟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1975年,鄧小平提出中美關係正常化“三原則”——“斷交、廢約、撤軍”,即美國必須同臺灣“斷交”、廢除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走所有軍事力量。1978年7月初,在鄧小平的直接領導的主持下中美啟動建交談判。同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宣佈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在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表示“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同時,美國政府宣佈與臺灣結束“外交關係”,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這表明美國已經接受中國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建交“三原則”。至此,世界上所有大國和大多數國家普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美正式建交是一件歷史性大事,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有助於兩岸中國人排除外部障礙,自己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自己國家的統一問題,為中國人民完成祖國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正如鄧小平在中美建交談判最後時刻所說的,中美建交後,希望美國政府慎重處理同臺灣的關係,不要影響中國採取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中美兩國發表建交公報兩天之後,即1978年12月18日,我們黨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並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這些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也必然決定著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的調整和轉變。中國的發展從此進入歷史新時期。

  面對國際國內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決策,在促進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上採取更為積極、更為務實的步驟。

  1978年12月17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一天,胡喬木佈置了鄧小平下達的一項重要任務,即在1979年元旦,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名義發表一份《告臺灣同胞書》。胡喬木傳達了鄧小平的意見:在這份文告中,要表明我們和平統一祖國的意願和政策;不再用“解放臺灣”的口號,並要宣佈停止炮擊金門等沿海島嶼;提出兩岸通航、通郵、通商;文告既要面向臺灣人民,也要面向臺灣當局;措辭語氣委婉平易些,不要用報紙社論那種文體。總之,要讓對方聽得進去。12月20日初稿起草完畢。經胡喬木精心修改潤色,文告稿于12月24日送鄧小平處。鄧小平當天審閱後迅即作出批示:“我看可用,請你再斟酌一下,最好提到今天下午政治局會議討論。”

  兩天后,12月26日,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告臺灣同胞書》。在通過這一文件之前,葉劍英委員長作了重要講話。他說:“為了適應當前形勢,多做工作,以促進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央考慮,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的時候,由我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一個告臺灣同胞書,是非常必要的。告臺灣同胞書的稿子,曾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過,並且徵求過一些人大常委會委員和政協常務委員的意見,作了必要的修改。”會議以大家熱烈鼓掌的形式一致通過了這個文件。

  寓意深刻的《告臺灣同胞書》的命名

  1979年1月1日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歷史上,我們黨以《告臺灣同胞書》之名發表對臺工作政策的文告不是第一次。除建國初期1950年2月臺灣民主聯盟發表過一份《告臺灣同胞書》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我們黨曾有過三次《告臺灣同胞書》。這三份文告全稱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臺灣同胞書》,均是毛澤東親自起草的。前兩篇都是以彭德懷名義發佈的。第一份文告發佈于1958年10月6日。這篇對臺政策文告的基本要點是:指出了統一是大陸和臺灣的根本方向;強調國共雙方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存在共識;重申早日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倡議並嚴格劃清臺灣問題的性質。這份文告有利於進一步加深美蔣之間的矛盾,促蔣共同維護一個中國局面。第二份文告發佈于1958年10月25日。這份文告著重揭露美國政府搞“兩個中國”的企圖,指出:美國人第一步,孤立臺灣;第二步,託管臺灣。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來。文告並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容許其實現的。

  文告宣佈對四種軍事目標實行隔日炮擊的做法,其用意在於擊破美國搞“兩個中國”的陰謀。第三份文告,毛澤東起草于當年的11月1日,因為當時臺海形勢的變化,後來沒有公開發表。

  1979年1月1日發表的這篇《告臺灣同胞書》對臺政策文告,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對臺工作歷史上、在兩岸關係發展歷史上,其地位之高、其分量之重,其特殊性之突出,可說是迄今也是絕無僅有。它的起草及發表是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親自授意並審閱,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開會討論,同時廣泛徵求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意見,並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表決通過的。

  這篇對臺政策文告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其寓意是很深、很值得玩味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意味著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只能由兩岸中國人自己獨立採取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別國無權干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機關,也是代表最廣泛人民意志的民意機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政策文告,無疑具有權威性、法律性且具有最堅實的民意基礎。

  《告臺灣同胞書》,它說明我們黨和國家的對臺方針政策,具有一脈相承的連續性。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為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建立了豐功偉績——粉碎了臺灣當局“反攻大陸”的圖謀、挫敗了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提出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思想。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正是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思想的基礎上,從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才確立起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大政方針的。

  《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一系列對臺工作新理念、新主張

  《告臺灣同胞書》篇幅不長,只有短短的1800余字,但語重心長,情理交融。

  在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公告中,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掀開了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歷史新篇章。

  文告首次提出,在解決統一問題時一定要考慮現實情況,尊重臺灣現狀和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害。

  文告首次表示,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灣當局。

  文告首次倡議,通過兩岸商談,結束臺灣海峽軍事對峙狀態,推動兩岸同胞自由往來,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兩岸“三通”。

  這些耳目一新的對臺政策主張,深得人心,廣受關注,在海峽兩岸及海外華僑、華人中引起強烈反響,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臺灣同胞普遍肯定文告所展現的遠見卓識、廣闊胸襟和務實精神。所有中華兒女都殷切期待以此為契機大幅度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

  四十載滄桑砥礪,不惑年春華秋實。文告發表四十年以來,對臺工作取得巨大進展,兩岸關係也經受住重大考驗。這四十年,是中國人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大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進程的四十年,也是中國人民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與“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進行堅決鬥爭的四十年。

  四十年來,祖國大陸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決定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格局。

  四十年來,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推動兩岸交流、交往和經濟文化合作。兩岸同胞的隔絕狀態已經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已達相當規模,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始終保持發展勢頭,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實現。

  四十年來,我國外交不斷取得新的勝利,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一個中國原則得到國際社會和絕大多數國家確認,任何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臺灣獨立”的企圖永遠不可能得逞。

  四十年來,我們努力推進兩岸接觸談判,臺灣當局頑固堅持的“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徹底打破,兩岸制度化協商談判、聯繫溝通累積了重要成果,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樹立了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四十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堅決反對形形色色分裂祖國的活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臺海地區局勢穩定。

  四十年來,我們還按照“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成功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四十年來,對臺工作、兩岸關係,一個總的趨勢日益明顯,就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大大推進了。

  溫故而知新。回顧《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年,給我們留下很多很多深刻重要的啟示。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共同政治基礎。《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臺灣獨立”是兩岸雙方共同的立場和合作的基礎。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了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與前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持了兩岸關係大局穩定並沿著正確方向邁進。

  ——打破兩岸隔絕狀態,擴大人民直接往來。《告臺灣同胞書》呼籲,早日結束兩岸同胞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的局面,實現自由往來。兩岸同胞交往不斷擴大深入,增進了相互了解,融洽了彼此感情,增強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促進經濟文化合作。《告臺灣同胞書》指出,臺灣和大陸本是一個整體,希望儘快實現通郵通航通商,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四十年來,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認同,凝聚著共謀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

  ——推動兩岸協商談判,促進溝通機制安排。《告臺灣同胞書》倡議,通過商談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為雙方交往接觸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安全環境。四十年來,兩岸、兩會平等協商,解決了兩岸關係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簽署了多項關係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協議,併為兩岸雙方溝通聯繫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體現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把握了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反映了對兩岸關係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引領著兩岸關係發展方向。黨的十九大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對臺工作作出的戰略部署,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作者:楊親華)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