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愛臺”破功 陳先才:和平、合作才符合兩岸人民最大利益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就民進黨當局在此次疫情中的種種行徑表達了看法。他認為,阻擾武漢臺胞返鄉,使民進黨長期標榜的所謂“愛臺”之口號破功。民進黨當局還想借大陸的疫情,在世衛議題上生事,從而實現其所謂的“以疫謀獨”之伎倆,但是這一伎倆沒有成功的機會。面對嚴峻的疫情,民進黨當局非但沒有展現任何的同理心,反而是火中加油,甚至激化兩岸民意的對抗,兩岸關係如果長此以往,未來的走向不需要再去臆斷。從兩岸關係70多年的歷程來看,和平、合作才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任何政治操作的獲利都將只是一時的,不足為道的。
全文摘編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頻頻為武漢臺胞返鄉設置障礙。對此,陳先才表示,此舉完全是民進黨的政治操作手法,也印證了民進黨執政當局“政治遠高於生命”、“政治高於一切”的功利主義價值取向。民進黨長期標榜的所謂“愛臺”之口號,也在這次阻撓武漢臺胞返臺的過程中破功。與大陸積極關心、照顧及救治武漢臺胞的舉動相對比,民進黨當局的這種不作為,甚至為武漢臺胞返鄉設置種種障礙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這其實非常符合民進黨長期的一慣做法,選票高於一切,沒有選票的事情就不會那麼熱心和盡力了。
此外,被問及此前民進黨當局管制口罩出口一事,陳先才說,民進黨對口罩的管制,其實主要是針對大陸而來的。其目的主要是想在兩岸之間製造敵意,引發兩岸對抗的情緒。綠營在島內一再對大陸的抗疫鬥爭進行抹黑。另一方面,通過管制口罩來提升兩岸民意情緒的對抗,從而試圖使兩岸繼續陷入對立對抗的氛圍。其目的當然是以此來撈取政治利益。
在此次疫情中,除了阻擾臺胞返鄉、管制口罩出口之外,民進黨當局還在事關WHO的議題上進行系列操作。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中文可簡稱2019冠狀病毒病。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下簡稱“疫情中心”)卻公開稱,雖然正式名稱是“COVID-19”,但基於讓民眾容易理解,經討論後決定中文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陳先才表示,民進黨不接受世衛組織對武漢病毒的命名,此舉可以視為是臺灣當局對世衛組織的某種抗議與不滿情緒的發泄。畢竟民進黨當局一直想加入世衛組織,但由於民進黨拒不接受“一中”原則,兩岸無法就臺灣參與世衛組織達成共識,因而多次被世衛拒之門外。尤其是在這次武漢疫情爆發後,民進黨當局自認為找到了加入世衛組織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最終仍然無法叩關,綠營內心自然充滿了嚴重的挫折感及不滿的情緒。
無獨有偶,臺立法機構21日通過所謂“共同聲明”,無視一個中國原則和國際組織有關規定,提出讓世界衛生組織(WH0)“以完整無礙的制度化方式接納臺灣參與WH0的運作”的無理要求。民進黨當局妄圖以疫謀“獨”,聲稱要參與WHO運作。陳先才對此表示,這是民進黨當局慣用的政治操作手法,其實與過去諸如陳水扁時期的手法大同小異。早在2003年爆發的SARS危機中,陳水扁當局也大肆炒作“臺灣加入WHO”的議題,這次可以說是完全照本宣科。其目的就是想借大陸的疫情,在世衛議題上生事,從而實現其所謂的“以疫謀獨”之伎倆。民進黨在17年前都沒有成功,今天更沒有成功的機會。同時,蔡當局明知這些衝撞和對抗性的動作對其參與世衛組織完全沒有任何正面的助益,但之所以要這這麼做,其實質還是想以所謂”維護臺灣人民的健康福祉”為旗號,從而在國際社會贏得西方勢力的更多支援,繼續維持兩岸對抗的政治氛圍,以謀取民進黨在臺灣政治生態中的特殊利益。
陳先才表示,此次疫情對本來就嚴峻的兩岸關係帶來更為複雜的衝擊與影響。在剛剛結束的選舉中,綠營當局為了選票,刻意操作兩岸關係議題,強化兩岸的對抗,使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的風險日益升高。而選後民進黨當局無視兩岸現狀,繼續升高兩岸的對立情緒,一方面當然是政治上的考量,企圖繼續主導島內被煽動出來的反中情緒,從而謀求民進黨在臺灣政治結構中的主導性,繼續壓制政治對手。另一方面,這也表明民進黨執政當局欠缺足夠的政治智慧,沒有高度和格局。面對嚴峻的疫情,民進黨當局非但沒有展現任何的同理心,反而是火中加油,甚至激化兩岸民意的對抗,兩岸關係如果長此以往,未來的走向不需要再去臆斷。假以時日,兩岸真正走到了攤牌那一步,恐怕綠營當局完全沒有能力去收場。從兩岸關係70多年的歷程來看,和平、合作才是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任何政治操作的獲利都將只是一時的,不足為道的。(台灣網 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