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參與利比亞戰爭,對伊郎、朝鮮、敘利亞等國家實施嚴厲制裁和打壓,使整個中東地區動蕩不安,置地區百姓於安危之中。這就是美國推行的“民主”。這種“民主”是對真正民主的踐踏和褻瀆。現在美國又將其手伸到亞太地區,以強迫的態勢拉攏日本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又參加東盟第六次東亞峰會,同時宣佈在澳洲駐軍。美菲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將協助菲律賓防務。從南海到東海,從越南到日本,從南亞次大陸到東南亞,美國的亞洲戰略佈局可謂咄咄逼人。近來,美國國會眾議院議員提出2011台灣政策法案,進入最後審議階段,這項推動新一輪對臺軍售F16C/D戰機與澄清“臺灣關係法”的法案,並提出批准美官員訪台。這一連串動作,表明瞭美國重返亞洲的意願強度和插手亞太地區事務的行徑。美國亞太舞劍其目的只有一個,遏制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美國為何這樣做?從客觀上講,的確美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加上奧巴馬為尋求連任,想極力擺脫這種不利的影響,使經濟步入常規。但事與願違,美國經濟因國內矛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想重振,但難以有起色,以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美國必須轉移國內矛盾,讓其他國家為其分擔經濟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影響。歐洲是美國的盟友,非洲屬貧窮地區,無利可圖,美洲又難以施展,於是亞洲成了美國所謂改變現狀的首選地區。從主觀上講,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躍升,隨著中美匯率問題的尖銳化,美國把中國當成其最大的威脅,於是美國緊鑼密鼓插手亞太事務,合縱連橫亞太各國,形成對中國合圍之勢,想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逼迫中國就範。
人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雖然拉攏亞太地區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對中國實行打壓,但是作為一個遠道而來的美國,它真的了解東盟與中國睦鄰友好關係?不看以前,僅今年來,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就高達2500億美元。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有良好的經貿合作關係,在當前的大形勢下,這種關係是多麼珍貴。儘管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強大有股心神不寧的忌憚,但相較于美國把拉丁美洲當成自己的後院,而中國與東盟國家走的是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的合作之路。因此說,東盟與中國的關係遠勝於與美國的關係,東盟與中國的貿易合作遠比與美國合作強的多,這也印證了中國“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老話。
美國儘管強力插手亞太地區事務,並想以引誘日本加入TPP,打開日本市場,讓日本為其經濟不景氣埋單,使日本成為美國經濟的殖民地。美國同時想以此把中國納入TPP體系,打開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然而,美國盤算打盡,日本民眾給出的答案是強烈反對,同時美國應該了解中國一貫的立場。美國想把南海事務國際化,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看來難如美國所願。東南亞諸國尚靠中國經濟引擎實現本國的發展,一旦南海事發,中美衝突,不僅中美兩敗俱傷,東南亞各國在當前的經濟危機中也跟著遭殃。到頭來,美國的霸權主義將會在亞太地區徹底失敗,只落個得不償失。美國想封鎖和孤立中國,看來很難實現,因為中國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連為一體,對有著巨大市場的中國封鎖,意味著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致命一擊。無數事實證明,希望以犧牲別國利益為自己謀求利益的企圖,都是不會成功的。美國現在在世界各地推行的霸權與強權,最後,只能落個惡有惡報,害人害己的下場。
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亞太戰略,中國應積極應對。一是以不變應萬變。無論美國與東亞各國怎麼合作,怎麼鬧騰,中國必須以冷靜的態度來對待,以不變應萬變。其二,必須看清美國的本質。美國目前就是想通過諸多行動,甚至以強硬姿態貫徹自己意志行為,充分反映了美國對當前國內形勢極端的焦慮和不安。因此說,中國應清楚這一點,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利益打好應對牌。無論世界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當前的任務做好自己的事,把內需市場做好。
而美國眾議院此時再次挑起對臺軍售,以及提議美國官員訪台。一則是回應美國部分學者“棄臺論”;二則是在臺灣選舉的關鍵時期,此時出售對臺武器,更容易成交。美國打臺灣牌,可謂是其遏制中國的慣用手法。通過打臺灣牌來牽制中國,以此來與中國討價還價,諸如提升人民幣匯率,解決美國內問題。而透過歷年美對臺軍售,人們不難發現,美的做法既不能從實際意義上提升臺灣的軍力與大陸形成抗衡,又損壞了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影響到中美戰略合作的順利進行,可謂丟了西瓜,拾了芝麻。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中國向來堅持和平發展路線,與國為友,與人為善,實現合作共贏。任何霸權強權做法,只能阻礙雙方的合作與發展,更不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 (台灣網網友:劉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