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靜
-
二度獲選臺灣年度代表字,“亂”字緣何成了釘子戶?
2019年12月-08日
-
大陸從不介入臺灣的選舉,但比誰都在乎臺灣的未來
無論明年臺灣選出誰當領導人,都不能違逆歷史潮流,也不能違背主流民意。
2019年12月-03日
-
暖心!國臺辦新任女發言人亮相,新形象新成果增添溫度
2019年11月-27日
-
“照妖鏡”下,民進黨的欺騙嘴臉現了原形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道出了“26條措施”的“照妖鏡”功能:它能照出誰是真正的同胞,也能照出誰在罔顧事實、背離民心。
2019年11月-13日
-
台灣網評論員解讀“26條措施”系列之一:“進一步”三個字沉甸甸又暖洋洋
雖然這三個字聽起來普普通通,卻因其含金量更大、受惠面更廣而顯得“沉甸甸”,又因其飽含的同胞親情而給人“暖洋洋”的感覺。
2019年11月-04日
-
台灣網評論員解讀“26條措施”系列之二:“同等”的背後,是大陸真心的“傾聽”
無論是“31條措施”,還是“26條措施”,都是大陸多年來一貫積極回應同胞訴求的縮影。
2019年11月-04日
-
台灣網評論員解讀“26條措施”系列之三:講話精神落實處,先行先試接地氣
我們有行動指南般的講話精神,有接地氣的政策措施,有先行先試的勇氣,兩岸融合發展一定能夠持續深入下去,兩岸同胞也一定能繼續在我們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道路上攜手前行、共同奮鬥。
2019年11月-04日
-
“102”對臺胞的呼喚:“31條”的幸福,立等可取
102個大陸地市的背後,是善意的釋放,是祖國大陸期盼臺灣同胞能夠過上更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心實意。
2019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