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刊登署名題為“震開兩岸關係新局面”一文。文章說,四川大地震,震開了兩岸關係的新局面。它震痛了兩岸老百姓的心,也震出了通往兩岸和平發展的新路徑。
新的路徑就是兩岸民間社會的緊密互動。在震後的十二個小時內,臺灣的民間志願團體就趕到了四川,提供了緊急救援和災後的社會服務。大量物資也以“人道包機”方式,首次從臺北飛往成都。
也許正是震災的巨大痛苦,激活了臺灣老百姓被壓抑已久的感情。在“512”大地震之後,臺灣民間的那種血濃于水的感情涌現,無論是外省人還是本省人,都在賑災活動中全力以赴。正如一位臺灣名嘴所說的,“今天參與救災的臺灣人民,是不分藍綠,因為他們的血液都是紅色的”。
流動的紅色血液,也是流動的人道主義情懷,穿越了長期被政治扭曲和挑釁的臺灣海峽。臺灣社會對四川地震的救助,也與祖國大陸社會這次救災產生微妙的互動。這次資訊的公開,對國際的救援隊伍打開門戶,展現了開放和自由的形象,不但令臺灣的民眾刮目相看,也使臺灣的救助力量更能凝聚社會上的支援。
文章分析,在這次臺灣的救災活動中,越來越多人喊出要救援“同胞”,衝破了扁當局“臺獨”論述的緊箍咒。他們為中國大陸的開放和迅速的救災行動而感動,為溫家寶總理的眼淚而感動,為前仆後繼的志願者而感動。
四川在大地震中被震碎為一張破碎的臉,但卻感受到了來自各界的關懷和愛,也帶來兩岸關係的突破口。恰恰在與死神的搏擊中,帶來了中華民族的新生,找到了兩岸社會共同向上提升的力量。大家在救援災民的過程中,要撫平災後的心理傷痕,也在尋找撫平中國歷史傷痕的途徑。一場巨大的災難,帶來了中國政治與社會改革的契機,也開啟了兩岸民間心靈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