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臺北美國商會發表“臺灣2020年願景”,向國民黨和民進黨明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提出建言,希望簽訂兩岸政經交流協議、尋求兩岸經濟共同市場和開放兩岸“三通”,臺灣才有光明未來。 “願景”強調,未來10年臺灣能否抓住商機,最重要的因素是要維持穩定兩岸關係。美國商會的呼聲,再次引起島內輿論對當局兩岸政策的關注。
年年呼籲“三通”
這不是在臺外國商會第一次呼籲臺灣開放兩岸直航與重視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歐洲或美國商會都口徑一致在每年的報告書中呼籲臺當局,加速與大陸的經貿關係已刻不容緩,甚至以“被迫將資金撤出臺灣”警告臺灣當局。
2001年美國商會與歐洲商會均表示,兩岸大“三通”已是無可避免的趨勢。2002年歐洲商會發表年度對臺灣建議書,呼籲臺灣當局開放“三通”。2003年的美國商會年度白皮書強調,短期的政治議題將經濟議題邊緣化,政策反覆影響外商信心。2004年美國商會發表年度臺灣白皮書,力促臺灣當局應儘速兩岸“三通”,否則臺灣將自我邊緣化。2005年歐洲商會對臺灣當局提出警告,兩岸經貿關係進展緩慢,導致歐商被迫裁員並撤離臺灣。
歐洲商會日前以“時候到了,行動!再創臺灣經濟榮景之藍圖”為題,發表今年度藍皮書,除提出多種數據證明臺灣遠落後於“亞洲四小龍”其他成員,也強調願意投資臺灣的歐商數量隨時在流失,離開臺灣已成為一種趨勢。
美國商會在2007年度臺灣白皮書中,再度呼籲兩岸人員、貨品服務及投資能正常流通。美國商會會長黃素貞指出,關於兩岸直航,美國商會已經講了15 年,該說的都說過了,美國商會給臺灣的建議和過去一樣明確:“做就是了。”
當局充耳不聞
在臺外國商會要求當局開放“三通”,講得一天比一天響,當局均充耳不聞。幾年下來,外國公司關閉在臺部門,或縮小規模,商會會員已經大量流失。
由於外商出走,使外籍人士喜歡居住的臺北市天母地區,出現多年來少見的大蕭條。根據有關數據,天母商圈店面的空置率由去年的12%大幅擴增至今年的20%,等於是每5間就有一間租不出去。
島內媒體評論,臺當局屢屢以政治原因,作為兩岸協商不利的說辭。人們不禁要問,港、澳早已回歸祖國了,為什麼直航港、澳就不會涉及“主權尊嚴”及“國家安全”的問題,直航上海與廣州就會呢?這顯然只是個拙劣的藉口。
“我要實際行動”
外商認為臺灣政治人物要擔起兩岸“三通”遲遲不開的責任。
臺北歐洲商會執行長紀維德日前在美國等四大商會聯合午宴上表示,選舉已過度消耗臺灣,臺灣應該忘掉政治,趕快努力拼經濟。臺灣進口汽車數量逐年大幅下降,2006年只有30%,2007年更降到20%。零售業下半年的景氣也不樂觀,預估要到明年第四季才可能有起色。他說,悲觀的經濟數字,正是臺灣“重政治、輕經濟”的結果。
歐洲商會指出,雖然馬英九、謝長廷兩個參選人都說要解除兩岸投資限制,但目前為止,歐洲投資人還是無法信服國、民兩黨確實有能力解決臺灣當前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商會也批評藍綠兩陣營都太著重在政治議題上,而忽略了如何帶領臺灣經濟重新起飛,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我要實際行動。”一位美國商會會員日前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演講會中不惜以粗話嗆聲,反映了外商要求臺當局快快開放兩岸“三通”的迫切心情。(本報特約記者 任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