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聞網東山三月二日電(謝漢傑)福建東山縣有關部門二日透露,東山戍守臺灣將士墓群、東山戰鬥烈士陵園新近由福建省政府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據福建漳州師院閩臺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東山縣政協副主席兼文史委主任劉小龍介紹,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施瑯將軍收復臺灣後,清政府在臺灣設立府治。此後,從福建沿海銅山(今東山)等地徵調班兵(三年輪替一班,俗稱班兵)戍守臺灣澎湖。東山島每戶三丁(男人)抽一人世襲軍籍應徵,先後出戍臺灣澎湖、艋舺、鳳山等地的銅山營官兵計有四萬餘人。
據《東山縣誌》(民國版)等記載,臺灣北路營守備遊崇功、金門左營把總江寶順、金門水師總兵王國珍、澎湖副總兵江鶴、澎湖右營中軍守備余國章、安平副總兵吳得勳、謝建雍等大批東山籍將官,先後殉國捐軀。部分戍臺東山籍將士死後,屍骨用“金鬥甕”裝回家鄉收埋,成為一處墓群。
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東山人為紀念出戍臺澎的將士,特立“義勇祠”以祭奠亡。此處墓群佔地約二百四十平方米,現存一百三十多通墓碑,大部分墓碑上刻有姓名,還有二通墓碑分別鐫刻“八名同歸”、“十九人遺失姓名”等字樣。
劉小龍說,東山軍民明清時期為收復臺灣、保衛臺灣,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海峽地區和平安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清末銅山舉人馬兆麟有感於戍臺將士的悲烈慷慨,曾為此賦詩“重洋百里戍臺灣,艋舺澎湖遞換班;二百年來人事變,徵夫休唱念銅山。”
至今,到戍臺將士墓群祭祀掃墓的東山老百姓常年不斷,清明節更多。而“東山戰鬥烈士陵園”是為紀念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東山戰役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官兵而興建的,共安葬四百五十位烈士,如今每年仍有數千名各界人士和解放軍官兵前來瞻仰、悼念。